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會在旁邊給予我們無限的愛,只要我們笑,周圍的人就會感到幸福,就連我們弄翻水盆,那也是大人照顧不周的責任。
不管年齡是大還是小,人人都希望能夠回到那個時期。只有在現實的磕磕碰碰中我們才明白這些夢想是不可行的,而只有學會放棄不可行的夢想,才能讓夢想與現實實現和諧均衡。
txt小說上傳分享
17。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
如果說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子的話,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很荒唐。不然就會說,你拿出證據來呀。沒錯,我們的確無法用肉眼看見這個孩子,但的確有一個受傷的孩子在我們每個人的的心裡。
偶爾,在深夜裡我們可以聽到孩子的哭泣聲。有時,八歲時做的噩夢,在數十年後重新出現,在夢裡這個孩子一直被怪獸追趕。
我們有時對他人的言語或舉動十分敏感,容易憤怒,總是有一股無法用理性來控制的衝動直奔大腦,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都是這個孩子的憤怒和傷感。如果我們總是無法對某個人做出正確的判斷,被一種特定的偏見所控制,那一定是這個孩子看人的方式正在影響我們。那麼,這個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我們心裡的呢?他為什麼一直在我們心裡呢?
∴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人生是一個持續的成長和發育的過程。
從媽媽的肚子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我們邁出了成長和發育的第一步。發育的動力安扎在我們的遺傳基因裡,不管我們願意還是不願意,它都會促使我們前進。於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按照特定的模式發育成長。
在每個發育階段,我們都有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例如,三歲以前,雖然我們和媽媽已經分離,覺得十分傷感,但一定要堅信,媽媽始終都是愛我們的,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一定會守護在我們身邊。這時我們要學會的,是對母親的一種堅定的信任。到了五歲,我們需要解決俄狄浦斯情結。這個情結的解決與否將會決定我們的愛情取向。俄狄浦斯情結指想戰勝爸爸這位競爭者,把媽媽佔為己有的慾望。而到了青少年時期,我們需要正確地瞭解自我。這樣的發育過程會一直會延續到成年、中年和老年,直到我們死亡。
人生就像花一生的時間來建造一座叫做“我”的房子。建完這座房子後就要進入墳地,這座房子就會變成我們的墓碑,寫滿我們的此生。就好比蓋房子的時候建造地基很重要一樣,在我們的人生中,出生頭幾年的經歷將會決定往後人生的大體輪廓。這時的經歷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將決定我們看待他人和世界的方式、人際關係和愛情取向。
當然,這些無法決定我們的整個人生。我們還算幸運,因為還有足夠的機會來改過和修正。不過,想要修葺沒有打好地基的房子,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想要改善初期沒能把握好的人生,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期間所受的種種傷害也將深深地烙在我們的心裡。
這世上沒有從未受過傷害的人。因為我們有著無窮的慾望,而這些慾望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我們的人生也會因這些傷害而受到制約。當孩子爬出媽媽的懷抱,要自己學會站立和行走,自己來領悟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絕對需要媽媽給予他們充分的愛和自信。
如果這時媽媽不在身邊,或者媽媽給予愛後又突然發火或表示出厭煩,孩子們就會感到孤獨和畏懼,內心也會受到傷害。如果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母親每件都要干涉的話,也存在一個問題,這會導致孩子失去自律性,並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那麼媽媽在身邊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就可以避免孩子受傷害嗎?這也不可能。孩子註定會受到傷害。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母親。媽媽也是有慾望的,可能會把對丈夫的怨氣撒到孩子身上。而且誰也無法預測現實中會發生什麼事,比如,在媽媽洗碗的時候,孩子可能爬到高處,結果不小心掉了下來。
在孩子受傷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察覺到他們的傷痛,幫助他們撫慰傷痛,那傷痕就會深深地留下烙印,藏在孩子的心裡,嚴重時會導致孩子停止發育。當然,孩子的一部分停止發育不表示孩子的整體都停止發育,沒受傷害的部分將會繼續發育。結果可能是孩子智商發展非常突出,但是在情商上一點都不成熟,致使發育不均衡。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生活中還可以找到撫平傷痛的機會。例如,兒時與媽媽分離的傷痛可以在青少年時期得到治癒。但這時就要經歷嚴重的成長之痛,因為這是現有的成長之痛和之前未能治癒的傷痛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