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英特爾和IDG公司獲得了21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1998年2月25日,張朝陽將“愛特信”改名為“搜狐”,英文名稱先是用“SOHOO”,後改為“SOHU”。2000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前,搜狐經歷了四次融資,共獲得風險投資4000萬美元。
1999年11月,我們製作的“中國50富豪榜”在《福布斯》雜誌以封面故事的形式釋出。儘管張朝陽位於這一榜單的第40位,財富為“C級”末位(1億元),但他的“海龜”身份、博士學歷,受到國際社會極高的關注。
在這份50人的中國富豪榜上,小學與初中學歷者佔到將近一半,可以說大部分富豪都是“草根”出身。然而到了2003年,這一狀況有了根本的變化──高中以下學歷只佔23%。
其實,1999年榜單上高學歷者稀缺並不奇怪。一是與中國的政治與商業背景有關,二則與教育制度有關。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年鑑,1995年,中國內地的大學入學率為,印度為,韓國為52%,新加坡為,美國與加拿大分別為和。在世界40多個主要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內地大學的入學率僅高於越南()。
表1…3 1999年與2003年胡潤百富榜上榜富豪學歷對比
年份 碩士及以上 本科與大專 高中以下
1999年
(50人) 人數 1 14 35
佔比 2% 28% 70%
2003年
(100人) 人數 20 57 23
佔比 20% 57% 23%
舉此例並非要批評中國內地教育的落後,只是想說明,在1999年共和國50週歲,以及第一屆富豪榜的推出將人們追逐和崇尚財富的願景真正激發出來後,繼續深造、回爐充電,逐漸成為富裕階層的一種迫切需求。
2001年三四月份,搜狐董事會出了問題,同時伴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搜狐股價率先跌破一美元,成為垃圾股,面臨摘牌危險。張朝陽於是開始回購股票,或是兩股、三股並一股。多年之後,張朝陽承認,其實1999年到2001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達到高潮時,搜狐基本是在原地踏步。摘牌之險給了張朝陽一次反思的機會。
張朝陽說:“那個時候我30%精力應付董事會,40%精力應付媒體,只有另外30%精力用在產品上。”兩年之後的2003年,張朝陽回頭看時,當時與他一樣意氣風發西湖論劍的王峻濤、王志東已改弦易張或另立門戶,只有他還在堅守陣地。2005年底,張朝陽在《中國企業家》撰文稱,“網際網路將來就是獅子大開口,是個絞刑架。一個個人被填進去,到最後才覺醒;很多東西都是歷史進步的犧牲品。”
1999年至2007年的胡潤百富榜上,張朝陽只缺席過2001年和2002年兩屆,當時正好是搜狐最困難的時期。
表1…4 張朝陽與胡潤百富榜
年份 1999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位次 40 37 20 66 86 185 320
財富(億元) 1 22 15 18 18 26
儘管我們拿1999年張朝陽的“博士帽”說事,但就財富觀來說,與學歷的直接勾連並不大,倒是他身上的一股韌勁值得借鑑。
平常生活中的張朝陽是個不羈之才。為雜誌拍上身*的封面、玩輪滑、買遊艇、登珠峰,張朝陽的行為方式不但改變了人們對“博士”二字的偏見,同時也顛覆了國內企業家的傳統形象。
不過也有不少人批評張朝陽“太會作秀”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張朝陽一邊以記者的身份採訪一些參賽運動員和娛樂明星,一邊批評新浪、網易、騰訊組成的組成的“奧運報道聯盟”是“一場公關做戲行為”……
《IT經理世界》在盤點1998年至2008年間推進中國IT商業歷史程序的10位企業家時,如此評價張朝陽──
回顧過去10年來,風險投資加海外上市的模式,的確歷練和成就了一批像張朝陽一樣的企業家,他們抓住了時代賦予的迅速成功的機遇,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來獲得投資人和公眾的信賴。可以說風險資本和海外融資的引入實際上帶來了一種新的企業家評價標準。在這標準的篩選和淘汰後,留下來的佼佼者,集體代表了一種新的企業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