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怎麼說的?”
天一來了興趣,天一受家庭影響,對各種思想都有一點研究,他對佛教教義知道一些,其他人卻對這些聞所未聞,全都轉身認真地聽方教授講起來。
方教授先從西藏對轉世的理論說起。
在西藏,人們相信轉世之說絕非子虛烏有。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中一個被廣為傳說的事件,他們透過一個個真實的事件。再現了佛教的生命觀——生命是延續的,自己一切的心念和言行,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生存狀態,只有斷除愛憎和對自我執取,才能從輪迴中解脫。
佛教指出,生命是延續不滅的,阿賴耶識是善惡業力的載體,在上一期生命結束後,以其含藏的業力感應到下一世相應的根身器界,如此反覆流轉……生是精神附著肉體的過程,死是精神逃離肉體的過程。逃離了精神的肉體,也就是屍體,其價值還不如一套舊衣服,舊衣服尚可以為人遮風擋雨,而空殼之軀則百無一用,只能棄置。
所謂的喪葬方式,無論###、水葬、土葬、塔葬,不過是對空殼的處理方式,不含有意義。有意義的是精神。精神去了哪裡呢?去輪迴了,在三界六道之中輪迴,輪迴的規律是以生前的善惡行為為標準,可以轉生天界、人間,也可轉生為畜生、下地獄。這種輪迴是誰也擺脫不了的。
而對活佛們來說,當他們達到某種進化階段後,他就可以自由選擇:繼續去過另一層次的生活,或者再來人世繼續修習,或者濟度其他眾生。可能某位智者在世時有某種任務要完成,但因某種緣故卻壯志未酬而身先死。這樣,他可以重返人間,以完成他的未竟之業。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夠追憶起自己的前世。而有若干“異象”表現的人,就被稱作“佛的化身”。他們在幼年會得到極其嚴厲的培養,但到年長時即成為人所景仰的物件。
天一插嘴說:“什麼是活佛呀?是如來佛什麼的嗎?”
“不是,活佛是藏傳佛教的一個特別稱呼,也是一種特殊身份。活佛一詞最早出現於元代。元朝皇帝忽必烈封薩迦教主八思巴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後,元代人就開始稱西藏高僧為“活佛”,這是指宗教修行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到活佛轉世制度創立後,它才成為寺廟領袖繼承人的特稱。
1252年,忽必烈召見八思巴時,也邀請噶瑪噶舉高僧噶瑪巴希。噶瑪巴希是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的根本上師,並賜給一頂金邊黑帽及一顆金印。1283年,噶瑪巴希圓寂。為了繼續廣行佛陀事業,臨終前就寫下一封認證信交給烏見巴等大弟子,把他下一世的出生時間、地點、父母名字、出生時瑞相等所有重要資訊都記錄下來,要求弟子按信中指示,去尋找他的轉世靈童。黑帽系活佛轉世制度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活佛轉世制度創立後,藏傳佛教各教派紛起效法,相繼建立起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活佛轉世系統。據統計,清朝乾隆年間在理藩院正式註冊的大活佛就有148名,到清末增至160名。其中,隨著格魯派影響力的擴大,###轉世系統和班禪轉世系統成為世界聞名的活佛轉世系統。”
特務們對什麼學術理論之類的東西完全不感興趣,而且謝明揚一看方教授在大學講課的習慣又上來了,下邊大概又是一頓長篇大論的演講,他趕緊截住方教授的話頭說:“那個什麼噶……”
“噶瑪巴希。”
“噶……呸,什麼名啊,這個名真咬嘴。他後來轉世了沒有?”
方教授神情安詳地繼續講吓去:“當然轉世了,噶瑪巴希去世一年後,在預示的地點出生了一個男孩兒,這個男孩子五歲時自稱是噶瑪巴希,經過烏見巴考察,果然是一個完全符合信中受記的小孩,就把他迎回楚布寺,成為噶瑪巴希的轉世靈童,確認為噶瑪巴希轉世。
西藏著名的史書《賢者喜宴》中就特別寫到了噶瑪巴希的轉世:在涅磐的瞬間,噶瑪巴希前往兜率天,這裡是佛教所說的喜足天界,其天界境內院,是彌勒菩薩的住處。他供奉供品後,又在眾神居住的地方繼續供奉所有的供晶,隨後他感到有些無聊厭煩了。八天後,他忽然又想念起自己的弟子們,就重新將自己的“靈魂”歸人屍體內,回到了世上。
於是他的屍體就變成了俯臥的姿式。他看到痛苦嚎叫的人們,心情很不平靜,頓時產生了憐憫之心,決定用‘奪舍法’使自己得以轉世,從而繼續為苦難的人們做些善事。
說來也巧,這一天,在拉薩西北部的堆龍撥昌村,一對老夫婦十三歲的兒子突然死了,當噶瑪巴希看到升空的嫋嫋祀煙後,就趕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