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充國徵求意見,趙充國說:“匈奴人現在已經衰弱,正好可以出兵攻打其西部,使其不敢再出兵騷擾西域。”但是另一位大臣魏相則認為,匈奴經過重創之後,已經沒有進犯過中國的邊塞,車師之戰,只不過是小規模的衝突,中國應該致力於內政,改善民生,沒必要與匈奴爭奪一個小小的車師。
宣帝劉詢聽從魏相的意見,沒有大規模地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只是命令常惠率領張掖、酒泉的騎兵部隊,前往解救鄭吉之圍。
第二年(前64年),常惠率軍北進一千餘里,抵達前車師附近,匈奴大軍得知漢帝國的生力軍來援,不敢戀戰,遂解圍而去。
由於車師故地離漢軍在西域的重要屯墾區犁渠的距離有一千里,遇到匈奴人的襲擊時,漢軍屯墾部隊必須要長距離行軍進行解救,所以宣帝劉詢下詔放棄車師故地。將車師前國的居民全部遷移到漢軍的屯墾區犁渠,並召回車師國前太子軍宿(逃往焉耆),立為車師國王(此時有兩個車師國,車師前國以軍宿以國王,車師後國以兜莫為國王)。
原車師國的都城交河城在鄭吉撤退後,又被匈奴人所佔領。漢帝國與匈奴第五次爭奪車師又告挫折。
然而,匈奴人奪回車師,只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其在西域勢力的衰微已成定局,漢軍奪回車師只是時間問題。
四年後(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的內部分裂越演越烈。匈奴虛閭權渠單于去世後,新上任的握衍朐鞮單于與西部實力派的日逐王先賢單矛盾重重,勢不兩立。
日逐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心向漢帝國投降。他派人前往犁渠,與中國屯墾軍司令鄭吉取得聯絡。鄭吉聽了之後大喜,馬上徵調渠犁、龜茲等國的軍隊五萬人,前往匈奴邊境附近迎接日逐王。
日逐王率本部共計一萬二千人向鄭吉投誠,一起投降的還包括十二名匈奴小王與將領。日逐王的投降引起了匈奴單于的震驚,單于派出大軍企圖殲滅日逐王的部隊,但鄭吉已經搶先一步與日逐王會合,鄭吉手下五萬軍隊,令匈奴單于的軍隊望而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日逐王離開匈奴遠去。
鄭吉一路護送日逐王直到中國境內。但一路上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日逐王部落還是有不少人不願意歸降中國,所以一路上逃兵不斷。鄭吉對匈奴逃兵採取強硬手段,派出追兵進行圍剿,一律斬殺,終於平息了日逐王內部的反對力量。
日逐王的投降震動西域。
鄭吉乘機驅趕了車師故地(交河城一帶)的匈奴人,同時車師後國也懾於鄭吉的兵威,向鄭吉表示願意歸附中國。至此,匈奴人在西域的勢力被驅逐一空。
匈奴人被迫撤銷了僮僕都尉,僮僕都尉是匈奴人為管理西域而設定的,類似於西域總督之職。
鄭吉擊破車師,降服日逐王,威震西域。至此,“斷匈奴右臂”計劃獲得了徹底的實現,這個計劃構想始於張騫,而成於鄭吉。匈奴在西域的勢力被清除,漢帝國設立西域都護府,而鄭吉在西域所開拓的偉大事業,使他當之無愧地成為第一任的西域都護。
鄭吉從一名普通計程車兵,成長為一名偉大的英雄,這與他的堅韌、頑強、勇氣是分不開的。西域既是漢、匈爭奪的一個焦點,同時又是一個極難管理的地區,作為中國墾屯軍團的司令,鄭吉手下最多時也只有數千名士兵,甚至比不上一個西域小國的兵力,任何一個細小的錯誤決斷,都可能葬送這支力量單薄的軍隊,可以說,鄭吉完成憑藉自己超人的意志與多謀善斷,在西域複雜的形勢下游刃有餘站穩腳跟,並最終完成偉大的勳業。
在最困難的時期,即莎車王叛變,西域南北兩道諸國紛從,中國與西域的交通被阻斷隔絕之時,鄭吉兵團又陷入匈奴重兵的圍攻之下,鄭吉幾乎是孤身苦鬥,憑藉他非凡的才能,終於頂住匈奴人的攻勢。他能夠成就大業的重要原因,是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中國,偉大的時代必然湧現偉大的英雄。
傅介子、常惠、馮奉世、鄭吉等帝國勇士在西域這片廣闊之地奮鬥出一片天地,他們是開拓者,在他們之後,還有陳湯、班超這樣的超級英雄,在這個勇士與冒險家的樂園中開創出更偉大的事業。
【三、薑還是老的辣:趙充國西征】
正當鄭吉降服匈奴日逐王,威震西域之際,老將趙充國也完成了一次偉大的勝利:平定西羌的反叛。
先來說說西羌的情況。
羌族位於漢帝國的西部,所以又稱為“西羌”,羌是一個大族,或稱為“氐羌”,羌族雖然是一個大族,但是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