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3頁)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下放廣大知識分子幹部和許多文教單位一事,是根據毛澤東關於〃認真搞好鬥、批、改〃的空想進行的。
關於下放幹部問題。早在1968年9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向全國宣佈各省、市、自治區完成了奪權任務的同時,就宣佈這〃標誌著整個運動已在全國進入了鬥、批、改階段〃。同時發表的毛澤東關於工廠裡〃鬥、批、改〃的幾個階段的設想中,有一條就是〃下放科室人員〃。當時人們都知道,毛澤東的上述設想並不僅僅限於工廠。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關於林彪的〃第一號令〃(4)
同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柳河〃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經驗》的編者按語,說〃黑龍江'五·七'幹校關於幹部下放的經驗很好〃。按語還用黑體字發表了毛澤東發出的〃廣大幹部下放勞動〃的號召。從此,〃各地普遍開辦'五·七'幹校,把原黨政機關、高等學校的絕大部分幹部教師,送到幹校勞動、學習。〃前面提到的例五《耀邦同志二、三事》一文所述的團中央機關於1969年5月下放到河南〃五·七〃幹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因此,所謂林彪的〃第一號令〃導致團中央機關下放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同樣,《〃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關於〃1969年林彪的'一號命令',成了驅趕人們離開城市的最後通牒〃的斷語,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林彪的〃一號命令〃,僅限於全軍各部隊,所以根本談不到是對幹部下放的〃最後通牒〃。從詞義上說,如把〃最後通牒〃一詞理解為是對某件事情的〃最後的話〃,那麼,對〃第一號令〃下達8天以後,中央才發出《關於高等學校下放的通知》又作何解釋呢?前者還能算作是〃最後通牒〃嗎?頗具說服力的倒是這個專講吓放問題的《通知》,竟絲毫沒有〃第一號令〃的蛛絲馬跡。10月26日發出的這個《通知》說:為了〃認真搞好鬥、批、改,加強對中央各部門所屬高等院校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教育革命的領導〃,決定將國務院各部門所屬的高等院校,凡設在外地或遷往外地的,交由各地省、市、自治區領導;與廠礦聯合辦校的,交由廠、礦領導。###所屬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給所在省、市、自治區領導。此後,中央所屬的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便全部下放地方管理。
當然,事物發展過程中一事物與他事物的聯絡是不容忽視的。否定了林彪的〃第一號令〃與下放幹部問題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並不能忽略戰略疏散的緊張氣氛,客觀上對當時仍在進行的幹部下放起了催促加快的影響作用。但是,客觀影響與直接原因在這裡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在對待重要的歷史問題上,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並沒有過時。總而言之,在弄清了林彪的〃第一號令〃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弄清了疏散中央領導人一事是中共中央、毛澤東的決策,周恩來主持安排並經中央討論決定的,弄清了幹部及文教單位下放的原委之後,對於多年來不斷被一些文章、專著重複著的那種錯誤說法,也就不難澄清了。結論是:林彪的〃第一號令〃與疏散中央領導人到外地以及下放幹部到〃五·七〃幹校或基層單位這兩件事,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 最好的txt下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