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粗一算,便對蕭銑的求援提出了質疑。
“刺史大人有所不知,從面積來看,如今已經疏浚深挖了一半多的湖面面積。但是正是如此,導致其他尚未疏浚的湖區離開岸邊的距離便更遠了。土方挖掘上來之後,運輸工作量大增——此前疏浚的湖區,挖上來的淤泥只要折返運送一百五十步。而剩下尚未開挖的湖區,可能平均要運五百步。如今湖中作業還多是用竹木筏子,載量甚輕,挖三五石便要運一次,著實浪費人力。故而下官此次來,是向大人借船的——下官此番來杭州,也兼有將作監、河監職務,也帶了將作監的修河工匠。如今已經讓工匠作了一些疏浚的器械,只要配合了船,便能事半功倍。”
“原來卻是借船的……不對!你錢塘縣不是本就有鄉間民船可以排程,如何又來找本官借船?本官雖然是刺史,可是並不掌水師,又何來的船予你?”
“嗯?本官當年進京趕考時,卻聞開皇十八年春正月辛丑,朝廷不是有‘吳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處,私造大船。因相聚結,致有侵害。其江南諸州,人間有船長三丈已上,悉括入官’之詔令的麼?怎得刺史大人竟說……”
“哦,原來蕭縣令說的是去年正月裡那道詔書啊——這個麼,卻是蕭縣令有所不知了,在某些州,朝廷是規定各州刺史掌管排程徵收上來的民船的。可是杭州的情況卻有些特殊,因三吳之地曾在開皇十年時……嗯,那個你也知道的。所以朝廷規定杭、蘇、湖、常四州搜繳的民船超標者,集中排程到太湖,由揚州總管下屬水曹參軍統一管轄。本官可以幫蕭縣令協調,卻不能直接越權排程。”
謝遠沒說出來的那個省略號,蕭銑心知肚明,開皇十年那件事,當然是指原本陳亡後的吳中起義了。
第六十三章 瞎了狗眼
刺史手下有一群分管某個專業方面的官僚,叫做“某曹參軍”,總管手下,也有這麼一群人,命名一模一樣,只是曹的種類更加繁多一些——比如水曹這個曹,就是隻有總管手下設定,刺史手下就沒這個曹。
同樣名叫“某曹參軍”,但是級別卻是截然不同的。刺史如果相當於地級市市長,他手下的曹參軍自然是相當於市局局長;總管相當於省長,其手下的曹參軍便是省廳廳長。揚州總管幕下的水曹參軍,就相當於是主管江浙船務和該地區朝廷水師船舶日常管理的職務了。
從刺史謝遠那裡離開的時候,蕭銑大致瞭解清楚了情況,現任揚州總管下屬水曹參軍名叫柳括,河東柳氏旁支。論起來,與當朝兵部尚書柳述還有點遠親,好像是柳述的遠房族侄,不過論派系,這個柳括卻是根正苗紅早年就跟著楊廣一路平定南朝的,和**沒啥關係。
蕭銑等不得這許多花活兒,從謝刺史那裡得了準信之後,便討了一封刺史出具的公文函件,準備親自去湖州一趟找人關說。
……
“原來是錢塘蕭縣令,聽說蕭縣令年少有為,真是後生可畏啊,此來不知是何公幹。”
趕到湖州,蕭銑便直接上門找了水曹參軍柳括,兩人也不客套,便談正事兒。這柳括雖然是揚州總管下屬水曹參軍,但是這個官職的衙門並不設在揚州,而是設在了湖州,主要是為了瀕臨太湖,便於管理。
“柳參軍,這是本州謝刺史的公函,具陳杭州治下諸項疏浚作業缺乏大船可用,請求柳參軍從原本州上繳統管的大船中,調撥一些以支使用。”
“疏浚借船?自古從不曾聽聞疏浚也要用大船,蕭縣令為何標新立異?朝廷雖然把吳中三丈以上大船收繳統管,不過卻也不是隨意可以排程的。沿江諸州之間稅糧轉運至揚州,便都要仰賴這些船用。如非正當理由,也難以調走。”
蕭銑一聽不是話頭,皺眉狐疑了起來,莫非這柳參軍是要和自己對著幹,便暫且壓住了脾氣試探說:“參軍大人,如今已經是冬日,朝廷哪有稅糧布帛要運?下官也是冬日農閒時節,組織丁壯疏浚水利,開春農忙之前定然是要歸還的,還請看在謝刺史的公函面子上,行個方便。若是有些別的難處,不妨攤開了說。”
“雖然冬日不需要運漕糧,但也是有商旅會來呈文租用。當然因為這些船本就是徵來的,朝廷也不至於向這些商旅收取高價租金,但是象徵性收一些之後,來年這些商戶只要具結擔保在朝廷官糧運輸時出水手人力,也就可以兩訖。”
“既如此,卻不知如今商戶租用官船可緊張呢?若有閒置船舶,咱也不拘手段,只要能劃撥便好。”
“閒置倒是有的……不過本官還是那句話,自古為疏浚用途聚集大船,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