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累,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表現得非常清晰,次第晚近,世界歷史地理圖上幾乎一目瞭然。由於種種原因,人們首選距離故土近的地方居家落根,一旦被驅逐遷徙就會如喪考妣,只有不得已的才到遙遠的地方去,當然隨著近距離的殖民飽和,人們越到後來就只能到更遠地方去,而美洲是距離中東最遠的“東方”。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美洲文明發展最晚的秘密。 另外,我在某些資料處偶然看到這樣一個古埃及人的信念:西方屬於死亡之地。這就是他們避諱向西的原因所在。並且,不僅古代印度人有西天就是死亡的代稱,中國人一樣如此,比如馬王堆T型帛畫的方位,是古埃及人開創了這個“西天”的稱謂嗎? 當我發現下面這段文字後簡直有點喜出望外的感覺,在一本叫《波波爾·烏》(Popul Vuh)的瑪雅文獻中,瑪雅首領通常接受加冕的時候會唱著這樣的詩歌:“我們去向日出的地方,我們的父輩來自那裡”。看來他們的祖先真的曾經越過海洋,然後來到日出的地方①。不過從後一句語焉不詳的詩句中,我真得說它起碼有三個解釋:一,“走向日出的地方”是個傳統與他們祖先曾經有過的舉動,可以認為就是我說的人類一直從中東附近向東走去;二,假如一直“去向日出的地方”,則可以到達父輩們生活的地方——那裡依舊是越過大西洋的北非、中東地區——這隻表明他們清楚瞭解父輩的方位,不表明他們父輩直接從北非、中東越過大西洋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