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茶。今兒是徐府和福王府上結親,長史官十分客氣,拱手道:“除了這些,還有八個侍女是服侍郡主的,明日跟了花轎過來,這裡有十二房下人,名單在此,還請送到裡面去請尊夫人一覽。”
這是要給徐大太太磕頭認主人的意思,徐尚書自然明白,客氣幾句就讓人接了名單帶了人去給徐大太太認認。這十二房僕人看起來都是精明能幹,也很會看眼色的,等徐大太太受了禮,領頭的一個婆子就恭敬地道:“小的們來之前,王爺就吩咐過,郡主既嫁了徐家,以後就是徐家的人,還請太太把府上的小姐少爺請出來,讓小的們見見,認了主人日後才好服侍。”
徐大太太本還打算這些原本是王府下人的人來了後該怎麼對待,聽這婆子這麼說就笑了:“這主意很好,這主僕尊卑的事,是極要緊的,千萬不能亂。”婆子更加恭敬:“太太說的是,太太出身大家,見識哪是我們這些下人可比?”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之前就提過,徐琴和徐大爺,是因為徐大太太和婆婆之間有問題才導致沒教養好這兩個孩子。
☆、宴客
這樣吹捧的話;徐大太太聽得多了,自不會似平常人樣因為吹捧的是王府的人就得意洋洋;只笑著道:“尊府葉妃娘娘在這京裡出了名的會調理人,到時若我們府上有些規矩和王府不一樣;可別笑話。”那領頭的婆子笑的還是那麼恭敬:“容小的說一聲放肆的話,既來到徐府,自然是從徐府的規矩。”
說話時候,曼娘已和兩個弟弟走出來;難哥兒已經三歲,早不需要奶孃抱進來。徐明晉也不小了;十三歲的他已有翩翩美少年的姿態;姐弟三人先來到徐大太太面前行禮,曉得這幾日和平常不一樣,面前又多了許多陌生人,難哥兒並沒像平日一樣行禮完就要徐大太太抱,而是牽著姐姐的手站在那裡好奇地看著這些人。
徐大太太輕輕地拍拍曼孃的手:“這些都是你母親帶來的人。”曼娘瞭然,丫鬟已經搬來三把椅子,曼娘對徐大太太又行一禮,這才帶著弟弟們坐下。福王府過來的陪房們恭敬行禮後,曼娘又一人賞他們一個荷包,裡面裝了一對金銀錁子,眾人謝賞後退下,自有徐府的人帶他們下去安置。
難哥兒這才滑下椅子撲到徐大太太懷裡:“祖母抱。”徐大太太抱住他親了親:“乖孫兒,方才拘住了吧?”難哥兒嘻嘻一笑,徐明晉已經開口:“祖母,孫兒覺得,這回祖母還是帶走難哥兒吧。”徐大太太哦了一聲,徐明晉的臉有些紅:“祖母,不是孫兒對新母親有什麼成見,只是難哥兒畢竟還小,孫兒是怕……”
徐大太太讓孫子坐下,拍拍他的手:“你護著弟弟,有心了。”徐明晉被誇的臉一紅,徐大太太緩緩地道:“但那日你姐姐和我說的話也很有道理,一家子,總是要團圓在一起的。我若帶走難哥兒,外人瞧著我是心疼孫子,但在別人瞧來,或者又是我是不信任你們剛過門的母親,甚至以為她有害人之心我才把你們弟弟帶走。長此以往,難免有些人會造出謠言來,漸漸地,原本親的人也不親了。”
徐明晉一張臉越發紅了,小聲說:“祖母料的是,孫子未免想的太不周到。”徐大太太握住他的手:“你會這樣想也是難免的,說來這各人家的事,不外就是一樁,為銀子鬧的。可我仔細想過,一來新安郡主嫁妝夠多,徐家這點產業她還不用放在心上,二來我們徐家雖比不上福王府富貴,但日子也盡過得去,不必仰仗著新安郡主的嫁妝。半路夫妻,又各自有兒女,本就該互相客氣謙和著過日子。若剛進門我就急急把你弟弟帶走,不是給他們心上扎刺?”
徐明晉嗯了聲,徐大太太眼裡更加慈愛:“你是你爹的長子,以後不管是你姐姐還是你弟弟,包括你爹以後新得的孩子,都要靠你來支撐這一支。你凡事都想的周到才是。”徐明晉起身對徐大太太作揖:“孫兒多謝祖母教誨。”
徐大太太扶起他:“你們弟兄姐妹和和睦睦的,祖母就歡喜了。怕的,就是偏偏有些人在中間作祟,讓本來和睦的人家也變得不和了。”曼娘已經笑著開口:“祖母就這樣信不過孫女?別的不說,不輕信人言,也不輕易疑人,孫女這點是做得到的。”
徐大太太把懷裡的難哥兒再抱緊些,笑的越發開懷:“你們姐弟都能這樣想,我還有什麼不好放心的。”難哥兒雖聽不大懂,但還是跟著徐大太太一起笑了。
次日就是正日子,徐府從上到下都起的很早,各項事情都安排妥當,新安郡主雖是二嫁,但地位高,徐啟又是新科進士,上門來賀喜的人比當日徐啟娶陳氏來的還要多些。不到午飯時候,廳裡就坐滿了人,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