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這輩子從未幫人按摩過,尤其是女人,但他驚奇地發現到,用力按捏女人,比輕柔撫摸女人的味道更好。他帶點報復意味地使出手力來按,她反而閉著眼睛,呻吟著要再重一些。
“這間屋子不錯,我累了這半天才有點感到熱。”他想用轉變話題來按捺自己的怒火。
“整棟樓都有夾層和通風裝置,夾層中放置有冰塊,當然室外盛夏,室內卻有如深秋了。”
大夫以上的伐冰之家,冬天採冰埋在地窖,夏天用來冰凍死人,一般只作防腐臭之用,想不到設計這棟樓的人卻想卻到用在這上面,值得仿效。
“這座樓的設計真是巧奪天工!”呂不韋讚歎:“不知是誰?”
“趙國的一名巧匠,在作戰時被俘來秦,可惜前幾年去世了。不要說這些,既然已經流汗,為什麼不將衣服脫下來?”
“脫衣服?有人上來怎麼辦?”他口裡如此問著,手上習慣性地在脫著,哪一次兩人單獨相處,他最後不都是脫光了衣服。
“來,相國,服侍哀家!”她翻過身來仰躺著。他看著她仍然緊繃、曲線玲瓏的胴體,慾火上焚,頭腦一平空白。
他正想爬上軟榻時,她用手阻止了他。
他驚疑地看著她,她詭異地笑著說:
“相國,用玉姬服侍你的方式服侍太后。”
“臣該怎麼服侍?臣和玉姬到底是不同類,她是女,臣是男!”
“用手,用嘴,用鼻,用你凡是可以使我興奮的地方……”7
秦王政立位後,因為年幼,一切國事盡委託幾個顧命大臣處理,其中尤以位居中樞的呂不韋相國獨攬大權,蒙驁等人則在外統兵作戰。
呂不韋的戰略構想是:秦國一向採擴張政策,已被諸侯各國視為公敵。若不對各國加緊攻伐,各個擊破,等到它們生聚教訓,國力恢復,再聯合一致對秦,秦國絕對難以抵擋。所以應該趁各國全都疲憊,對秦軍事力量感到恐懼之時,一鼓作品,向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邁進。
因此,除了加強情報戰、宣傳戰,收買各國權貴大臣,實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戰、統戰以外,在解決兵源、軍費和後勤補給方面,他也採取了幾項重要措施。
第一是他的難民俘虜政策。以往秦國攻佔城市或一個地區後,採取的政策是撫輯流亡,俘虜還鄉,讓佔領區民眾儘快安頓下來,種植糧食,部份供應軍隊需要。但後來發現到佔領區民眾敵意太深,常常是今天歸順,明天就起來造反,造成秦軍後方的威脅,往往不得不分軍旗亂,使得軍隊顧前又要顧後,疲於奔命。
呂不韋的新政策是:儘量將老弱傷殘趕向敵國,造成它的經濟負擔和社會混亂,而將精壯編入秦軍部隊,在秦國士兵的監督下作攻堅等傷亡較大的作戰。頑固分子藉作戰消滅,敵人殺一個敵人,等於秦軍殺兩個。真正歸順的人,照秦人待遇,論功行賞。
到後來,秦軍裡出現大量的客軍部隊,這些客軍除了重要幹部是秦人外,大部份的組成分子是佔領區本地人或該國的戰俘所組成。為了安全起見,秦軍統帥常是用趙人客軍攻楚,楚人客軍攻韓等等方式,使得客軍深入敵境異國,不再有貳志,成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驍勇部隊。
呂不韋得意地向眾大臣說,他這個政策是以天下之兵取天下,而不再是以秦一國之力敵天下。
第二是他的屯田和糧食政策。最初,秦軍補給線短的時候,軍隊所需糧食和後勤補給,全由國內供應。但隨著秦軍的佔領區擴張,補給線也逐漸拉長,於是採用“因糧於敵”的策略,在戰區內就地徵發。
可是到了後來,各國對秦軍採取“堅壁清野”策略,撤退時,開放糧倉,鼓勵逃難民眾自帶,帶不完的則一把火燒光,常弄得秦軍臨時無糧可以搜刮,造成軍糧不繼的危機。
呂不韋的新政策是:將敵國傷殘老弱儘量趕向敵國,節省糧食消費;秦軍輕度傷殘老弱,不堪再作戰者則分田令其耕種,依收成繳賦;敵國原有貴族、地主及思想頑固分子,不能納入秦軍作戰部隊者,組織農耕隊,在地方官員的鞭策下耕種,除食用所需外,全部繳公;佔領區整補或休養備戰的秦軍部隊,除必要的操練外,餘暇一律參加耕種,收成除自給外,餘糧由公家收買,有功者按功行賞,與戰功同,懈怠者受罰,與作戰不力者同。
這樣一來,佔領區糧食產量大增,而又少了老弱傷殘的消耗,形成食之者寡,生之者眾的豐裕現象。
另外,呂不韋也下令在各兵要地點設定穀倉及軍需站,大量囤積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