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魚膏?朕倒從來沒聽說過!”始皇興趣更濃厚了。
“此魚出產在伊水,外形略似鯰魚,但生有四隻腳,身長一尺多,肉粗糙不能食用,其皮堅厚,可以鋸斷木頭,而用肉所熬成的膏,可以在封閉不通風處燃燒,而且持久。它的頸子上有小孔用來呼吸,會叫,聲音像小兒哭啼,所以名為人魚。”
“這種魚難捉嗎?”始皇問。
“不,伊水中甚多,因肉不能食,當地人也只捉來熬油點燈,只要出重金購買,來源應該不會短缺。”這是程鄭代田齊答覆的。
“而第三階段的浩大工程就是覆土,”田齊指著模型的完成形狀說:“原有的除土用來覆蓋不夠,還要從別處運來,完成以後大致是這個樣子——高五十餘丈,周圍大約五里餘。”
“兩處工程要花費多少人力?”始皇問田齊也是自問。
“據估計,需要七十萬人,五年的時間。”田齊回答:“不過,最困難的是驪山附近多為土山,好石料還得自遠處運來,而上等木料則要運自楚地及巴蜀。”
“好,讓朕和大臣們商量後再說。工程太過浩大!”始皇又陷入了沉思。
因為,他忽然想其中隱老人和皇后的話來。
始皇在朝議室召開興建阿房宮及其山陵墓會議,參加者有左、右丞相李斯、馮去疾,廷尉蒙毅,趙高、程鄭、田齊及掌管山林及稅收和少府等有關人員。
始皇首先提示說:
“興建宮殿及陵墓,實際上有其需要,但想到費用浩大,所需人力眾多,朕也有所委決不下。希望各位卿家儘量發表看法。”
左丞相李斯第一個發言:
“古人說,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今陛下統一宇內,永息戰爭之禍,德過二皇五帝,乃是立前人所不能之德;平定海內,放逐蠻夷,建萬世之功,是謂立自古以來空前未有的大功;陛下改訂法制,與民便利,更是立前人所未曾立過之言。陛下兼具大德、大功、及大言三不朽,宮殿及陵墓也必須與此相配,故臣認為非興建不可。”
其次是右丞相馮去疾說話,表示反對:
“陛下所立的德、功、言既已能永傳後世,何必要再勞民傷財,多此一舉?何況堯舜屋樑都用原木,連樹皮都不刮掉,屋頂蓋的茅草都不修剪,黔首到如今還歌頌德行不止。禹王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親自操作鐵杵,將膝蓋小腿上的毛都磨光,直到如今家家戶戶都仍在感懷他的治水之功。孔丘生前不得意,但著《春秋》,亂臣賊子聞之膽寒,傳誦到如今不衰。可見立德、立功、立言必須有益於世,方可傳之不朽。陛下之功、德、言都已遠超過三皇五帝,不必再用美宮高陵來彰顯。何況,目前正在修建萬里長城,拒擋千百年來的胡人之禍,修成之後自會永傳萬世,足夠表現陛下之功德。”
“不然,”趙高接著表示異議:“陛下日夜為黔首憂心操勞,興建宮殿也只不過是表示天下黔首對陛下的一點感恩。至於陵寢,陛下為開天闢地以來第一個始皇,當然應該與眾不同,以天下之大,大秦國勢之盛,興建一座較大的陵寢,算不得是勞民傷財!”
接著輪到廷尉蒙毅發表意見,他憂形於色地說:
“北方築長城,所需人力甚多,南北兩方要移民實邊,更要有大量的黔首遷移。但中原人一直安土重遷,所以築長城也好,移民實邊也好,目前全靠利用流謫人犯。最近地方紛紛上報,流放人口已不足,現必須分配黔首服徭役來充數,假若再用大量人力來興建宮殿和陵墓,天下初定,黔首尚未安定,恐怕會引發民怨,望陛下三思!”
始皇看了看蒙毅,臉上微露不滿,本來李斯等人已更堅定了他主張興建的決心,而那些本來想提財政困難的少府等官員,也不敢再表示反對,而蒙毅卻……
程鄭這時俯首行禮向始皇說:
“小人本來沒有資格在朝議中說話,但承蒙陛下恩寵,特別命小人與會,小人不敢不說出心中肺腑之言。”
說到這裡,他停下來察看始皇的臉色,只見始皇點頭微笑,他才又繼續說下去:
“小人以在商言商的的觀點來看,興建這兩項大工程不是勞民傷財,而是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自從統一戰爭結束,各國君主貴族逃亡的逃亡,當俘虜的當俘虜,昔日繁華景象不再,而眾多的工藝巧匠,不會耕種,又力不能負重,紛紛失業,變成名邑大都的流民。興建這兩項工程不但能使這些工藝巧匠得到工作,無形中減少了作奸犯科,間接也促進了經濟繁榮。”
“程先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