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熱,我行我素,這是不恭監軍於禮,不顧大王之君命。”
“假王功高蓋世,大王確實另眼相看,助長了假王傲氣。可話又說回來,大王對假王百依百順,假王也該心滿意足了,如果還有什麼想法,那可對不起大王的兄弟之情了。”
“監軍大人,假王雄心四海,特別注重名聲,如今滎陽之戰,威名一落千丈,滿肚子的怨氣,不知撒向哪裡?
“咋也不敢撒到大王頭上吧?”
“很難說。心高氣傲的假王,讓人難以琢磨。”
“葛嬰割地稱王,大王果斷下令征討,假王卻從中作梗。當葛嬰自投羅網,大王言殺,而假王力保,姑息養奸,不知何意?”
“外將擁兵自重,割地為王,假王極力袒護,並非是生死弟兄的情誼吧,是不是自己也有自立為王的野心啊?”
“不瞞監軍,我早對假王存有疑心,甚至勸大王提防點,可大王不但不信,還把我訓斥一頓,鬧得我有苦難言。”
“田都尉忠心耿耿,大王是知道的,有些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們用心就是了。”
“卑臣明白。”田臧初試告成,起身告辭。
滎陽久攻不下,假王吳廣心急如焚。可遠在陳縣的張楚王陳勝,卻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大澤鄉起義以來,假王每戰必勝,堪稱張楚常勝將軍,為何身陷滎陽不能自拔?幾天來也是憂心重重。正在他嗔怪監軍孔非一點訊息沒有,孔非已匆匆回到宮中,特意彙報滎陽戰況。
孔非仰仗國戚的身份,一改往日低三下四的奴才相,說話也顯得隨便了許多。可張楚王陳勝卻從不讓他感到優越,說起話來也是一臉的嚴肅。
“孔監軍,滎陽戰況如何啊?”
“仍僵持不下。自卑臣到達滎陽,假王還沒組織攻城,整天搞什麼攻心術,鬧的軍心渙散。”
“什麼攻心術?”
“假王說,滎陽城池壁壘森嚴,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又是丞相李斯之子李由把守,強攻傷亡太大,得不償失,因而攻城先攻心,準備派副都尉楊瓊進城說服李由,達到不戰既得的目的。”
“假王明知道李由是當朝丞相李斯之子,卻去說服一個死心塌地的人,這不是掩耳盜鈴嗎?你身為監軍,可曾勸諫這種荒唐的舉動?”
“卑臣雖為監軍,假王根本不把卑臣放在眼裡,不知是故意對大王不恭,還是瞧不起卑臣,反正另砍個樁栓著。”
“你是監軍,做好分內的事就行了,難道讓假王唯你是從嗎?”
“卑臣身為監軍,猶如大王的影子,尚方寶劍在手,更如大王親臨,假王怠慢卑臣事小,意在怨恨大王是實。假王動不動就說,將在外,軍命有所不授。這話啥意思?”
“也許寡人不該讓你去啊!都是房君出的餿主意,致使假王疑寡人不能信任。可他應該理解,軍中設監軍,他也曾向寡人提過,為什麼自己身邊多了個監軍,就想不通了呢?看來人的弱點啊,就是不能戰勝自己。”
“大王,依卑臣所見,假王決非因卑臣監軍而生怨言這麼簡單。據田臧透露,假王對不能掛印西征,始終耿耿於懷。甚至軍中傳言,假王與滎陽郡守李由私通,這次派親信出使滎陽城,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私通李由,無稽之談!假王即使對攻取滎陽有怨氣,但決不會私通敵國,這點寡人深信不疑。誰說都是誣陷,別有用心,你要嚴查懲治。”
“大王英明。要說假王私通敵國,確實令人難以置信,可是積怨太深,也會反目成仇的。常言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啊,隨著私慾膨脹,隨著生存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像假王這樣胸懷大志的人,難免會有別的心思。”
“孔非啊,這話可不要亂說,如果從監軍的嘴裡傳出去,你知道是什麼後果嗎?你必須讓軍中的弟兄們清楚,寡人和假王自充軍相識,志向相投,大澤歃血,共舉義旗,赤膊上陣,出生入死,決無二心。假王對寡人調兵遣將頗有怨言,也是應該的呀,寡人確實考慮不周。周文雖然精通兵法,有大將之才,但畢竟資歷淺薄,毫無實戰經驗,從哪方面和假王相比,都略遜一籌。如果二人調換一下,也許滎陽早破,攻取咸陽也不太擔心了。”
“大王,周文沒有選錯。周文自掛印出徵,一路是凱歌頻傳,戰績不在假王之下,何況他自幼讀過兵書戰策,非假王可比,真要是打起大仗,像攻取秦都咸陽,必須有一位謀略運術的將帥,方可戰無不勝。因此,大王選擇周將軍西征,可謂慧眼識珠,決策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