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頁)
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才有足夠的力量成為一支神武之師,最終平定天下。
當時天下是如同鼎沸啊!群雄並起,誰不想稱王,不想稱霸?但是能夠如此把天下大勢分析得明明白白,站得高、看得遠,提出這樣的建議的人,還從沒見過。朱元璋聽到這裡,感到耳目一新,立刻任用馮國用、馮國勝兄弟為軍中參謀。
這是在朱元璋的隊伍裡最早的讀書人。讀書人的來到,使朱元璋的隊伍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不再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再是一支為了飽暖,奪取財富、奪取糧食,為了生存而戰鬥的部隊,而是一支有紀律、有理想、行仁義的隊伍。
裡中長者李善長
→虹→橋→書→吧→。
第26節:第七講 秀才見了兵,說的就是理(2)
在朱元璋繼續向滁州進軍的途中,又有一位儒士來拜見朱元璋,他就是定遠的李善長。我們在前面談到朱元璋的出生時,就提到過他。他的家鄉定遠離朱元璋的家鄉濠州不遠,應該是朱元璋的同鄉。李善長在家鄉被稱為“裡中長者”,年齡比朱元璋大十五歲。不僅年齡長,而且有智慧、有德望。
歷史記載說,李善長“少讀書,有智計”,從小就開始讀書,有智謀、有心計;“習法家言”,中國古代以儒家思想立國,但是並不排斥其他各種思想,比如說治國整治吏治,建立秩序要用法家;打仗要用兵,有時候提倡無為之治,那就是道家了。李善長不僅讀儒家之書,而且“習法家之言”。法家主張以法治國,主張強化國家管理,在先秦以商鞅、韓非子為代表,秦朝的李斯、東漢末年的曹操都是法家思想的實踐者。因為他有智計,所以“料事多中”,對事物的判斷常常很準確。這位李善長來了以後,用漢高祖劉邦為榜樣,向朱元璋評說天下大事。
他說道,“秦亂,漢高起布衣”,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漢高祖從一個平民百姓開始發展,他的特點是“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一個匹夫有什麼本領?如果不靠別人來幫助,他能成就大事嗎?因為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所以很多人樂於為他所用。還有更重要的一條,他“不嗜殺人”,不喜歡殺人。武夫靠征戰奪天下,以殺人取得勝利,最終能夠成功嗎?不可能。只有不嗜殺人,行仁義才能夠奪取天下。所以漢高祖劉邦不嗜殺人,“五載而成帝業”,五年就成功了,建立了漢朝的天下。
李善長接著說,如今“元綱既紊”,元朝的政權已經瓦解了,天下分崩離析了。朱元璋您在這種形勢下應該有所作為。您朱元璋是哪裡人呢?“公濠產”,你是濠州人。濠州是什麼地方?離沛縣不遠。沛縣是什麼地方?就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家。沛縣能夠出這麼一個帝王,這裡的山川有王氣。用俗話說,就是風水好。濠州離沛縣不遠,您也能夠受到帝王之氣的滋養,“公當受之”。如果您認真學習劉邦的所作所為的話,那麼對您來說,“天下不足定也”,要平天下還難嗎?舉手之勞而已。
大家看到,不論是前面提到的馮國用,還是現在我們在講說的李善長,都在鼓勵朱元璋建立他的道德理想—“有德者昌,不嗜殺人,不以子女玉帛為意”。朱元璋本身也有一定的思想基礎,他不是一個等閒之輩,他有遠大的理想,所以他與馮國用、李善長一拍即合。
朱元璋聽李善長的話很順耳,覺得非常對,就任命李善長做自己隊伍當中的記室。“記室”,對於現代人來說大概不是太好理解,其實就是負責掌管筆墨文字、起草文書政令的這樣一個官員,如果非安一個現代的職位的話,可以稱作“秘書長”吧。
但朱元璋也對李善長提出了要求。他說:“方今群雄並爭,非有智者不可與謀議”,如今群雄並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要與有智慧的人一起謀事,您李善長就是有智慧的人。但是,我看到在群雄手下那些掌管文書案卷的和參與議事的人,動不動就給那些將士挑毛病,將士們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以致造成失敗。這些將士,如同是主帥的羽翼,羽翼沒有了,主帥還能保住嗎?因此群雄各個相繼而亡。你應該以他們的失誤為教訓,務必協調與將士們的關係,以取得成功,不要學那些人的做法。李善長說,好,我聽您的。朱元璋並不是單方面聽李善長的,反之,他要領導李善長,當時叫做駕馭。須知,李善長比朱元璋大十五歲啊!李善長一開始就看準了朱元璋,而且是死心塌地地跟定了他。朱元璋佔領了滁州,後來郭子興也來了。郭子興是朱元璋的上級,郭子興來到後,見到朱元璋的勢力太大,想要削弱朱元璋,把朱元璋身邊有用的人一個個調走了,後來又要把李善長調走為自己所用,可是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