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臨終要保的人!”張釋之突然心煩意亂。
這時候,新任內史晁錯抬頭挺胸地就到了廷尉府。說起晁錯,在朝廷早已小有名氣,文帝時被舉為孝廉,因文才出眾受文帝賞識,後來調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成了劉啟的啟蒙老師,現如今,太子成了皇帝,晁錯便成為劉啟最為倚重的大臣,在劉啟立足未穩之時,晁錯暫任內史,每天陪侍劉啟身旁,可以預見,晁錯會在不久的未來成為朝中又一權臣。
這麼一個紅的發燙的人物,張釋之自然不敢怠慢。
晁錯也不多話,徑直掏出劉啟諭旨,宣道:“張廷尉接旨!”
按漢律,像非正式的諭旨大臣是無需下拜跪迎的,但張釋之現在摸不透新皇帝,便一違平常,應聲下拜。
晁錯見狀眉頭挑動了下,心中不覺底氣來了,想當初見到廷尉大人,他晁錯禮敬有加,沒想到今日卻反了過來。
時也,勢也。
“著廷尉府嚴查鄧通貪贓枉法之罪狀!”晁錯高聲宣道。
張釋之恭敬地接下諭旨,晁錯也不跟他多說話,便轉身上轎離去。
張釋之手捧諭旨,心裡很不是滋味,心想這鄧通還未審問,罪狀未明,何來‘貪贓枉法’之說,況且,一道諭旨也無需晁錯這種新任權臣親自來頒佈吧,這一切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似乎透露著什麼訊息。如果真有,那麼解釋只有一個。
張釋之長嘆一聲。進入書房,思慮再三寫下一份辭官書,放入暗箱鎖住。
以他的判斷,鄧通是在劫難逃了。鄧通一倒,那麼下一個或許就是自己!
這就是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吧,當今天子性格急躁那是全天下皆知,他若認定的事必然會急著動手,即便將來後悔也是在所不惜。等他動手,倒不如早日離開。
劉啟畢竟不是劉恆啊。
張釋之打定主意後,仰頭向天際望去,劉恆的音容笑貌盡在眼前,他喃喃道:“先帝啊,臣不能為江山社稷盡力了啊!”
鄧通被打入大牢的訊息不脛而走,往日皇帝跟前的紅人成了階下囚,凡是跟鄧通有過節的人便趁勢落井下石,不日關於鄧通的罪行就像雪片一樣飛到劉啟的龍案前。
劉啟看著堆積如山的彈劾揭發奏摺,讓他沒想到平日看似左右逢源,八面威風的鄧通,父皇依賴的近臣,竟然會如此劣跡斑斑。
劉啟雖然性格急躁,但卻也極善於見微知著,他的心情並沒有因為抓到了鄧通的罪證而高興,反而更加陰鬱了。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父親會倚重如此奸佞之徒。父皇無疑是聖明的,然而如果鄧通如此不法,他又怎能毫無察覺?聖明如父皇者,尚且無法察覺奸猾之徒,那我呢,我能做到嗎?
劉啟無心閱讀奏摺,他要想通這個問題。他走出前殿,踱步來到前殿正面百步之距的天祿閣,天祿閣與石渠閣是宮中藏書之地。劉啟開始翻動著以裡面的各種藏書,希望從聖人言論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劉啟依稀記得自從板殺吳王太子時,他便被父皇關在天祿閣裡習誦聖人言語,一面以示懲戒,一面學習禮儀,所謂禮讓而溫。整整一個月啊,那是怎樣的煎熬?!他還清晰地聽到母后在閣門外的哭泣和哀求,他也清晰地聽到父皇嚴厲的聲音:“國之儲君,不知禮,不守法,急躁處事,暴虐殺人,將來便要誤國誤民!”
急躁處事,暴虐殺人。。。劉啟當時聽到父皇的斷語,連死的心都有了。但年小的他熬過來了,雖然整天被禁囿在狹小的閣樓裡很是枯燥無味,在天祿閣裡,除了一遍遍地翻看那夾雜著發黴氣味的竹簡,實在無事可做。
但劉啟卻在那時,真真正正地學會了思考。
以後每當他有想不明白的事,他便會在天祿閣與石渠閣轉悠,往往有意外的收穫。
劉啟看著眼前無盡的藏書,急躁的心情頓時平靜了下來。
在翻閱到韓非子的<;說林>;<;孤>;<;憤>;之時,猛然間,他豁然開朗,鄧通是愚鈍之人,無非是貪利,對國家對朝廷並無大的破壞作用。可恨可怕的是那種偽善而有心機的小人。
父皇不會不明白鄧通的劣跡,但他卻把他留了下來,也是衝著這一點,這是一個愚鈍沒有心機的貪利之人,而且還有一些雕蟲小技。但是這麼多彈劾鄧通的奏章又怎麼解釋?
唯一的解釋是,世態炎涼!樹倒猢猻散,人走茶涼,其中有些是真的,但一定有大部分是捏造的。我大漢煌煌五十載,世態炎涼便已如此一般,國之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