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益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透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趙匡胤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元代科舉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鄉試、會試考獲名單俱按種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順帝時滅亡止,科舉停辦兩次,共舉辦過十六次,取進士1139人,國子學錄取284人,總計1423人。但元科舉所選人材通常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元政府中產生的影響也不大。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科舉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打破貴族世襲的現象,以整頓吏制。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為擴寬了政府選拔人才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份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歷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
科舉為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透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階官員的必經之路。
元朝秦王右丞相伯顏,中書平章政事徹裡帖木兒,都是是武將出生,對文官科舉考試很不感冒,想把持文官選擇的大權,他們喪心病狂,向朝廷提出廢除文官科舉的建議,失去了人才選擇的公正與公平,堵住了天下文官的出路。元朝御史呂思誠監察官等人,都異口同聲地反對他們的荒唐行為,聯名寫出報告,竭力反對他們的主張。報告上報到中書省,平章政事徹裡帖木兒扣壓了他們的報告,反而罷免了呂思誠,把他降職為廣西僉事。其餘都義憤填膺。對此憤憤不平,怒火中燒,他們全部提出請求,辭去朝廷官職。解甲歸田,甩掉頭上的官帽子,回鄉種田。
參政官許有壬也對廢除文官科舉的事異常惋惜,他在中書省得知訊息說,停止文官科舉考試的詔旨命令,已經起草完成,只是沒有加蓋皇帝的印信玉璽,心裡火急火燎,坐臥不安,他就立即採取行動。來到秦王的官邸中。拜見丞相伯顏。他詢問伯顏說:“現在朝廷裡是太師你執掌政權,選拔人才,如果停止文官科舉。就失去了選擇人才的公正與公正,難道還不去竭力挽回嗎?”
伯顏聽了許有壬的話,氣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