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萬字左右,整整講了一個小時。
艾豐這個報告沒有抽象的概念,也沒有眾人皆知的陳詞老調,他用事實回顧過去一年經濟部的發展。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報告裡,經濟部所有的50多個人都提到了,並且具體講述了每個人在過去一年做的一件好事。
大家津津有味地聽著。每個人都關心部裡的這些好事,特別是關心提到自己時說的是什麼好事。他們不僅關心經濟部的發展,也關心這位新領導對自己是什麼印象。大家鴉雀無聲,生怕漏掉一個字。他們感到,這位主任不僅目中有人,而且心中有人。他們不知道艾豐的這個報告準備了整整一週的時間,但他們知道,如果平時不關心每一個人,事先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再怎麼準備也是講不出來的。
“不合時宜”的報告獲得了成功。
又是一年的春節,部裡又要召開聯歡會。艾豐想,第一次聯歡會上做報告,我講了那麼多,雖然獲得成功,這次也不能再聽我誇誇其談了。這次的辦法要出人意料,來個一句話不說。恰巧他的新作《新聞寫作方法論》剛剛出版,艾豐決定在聯歡會上每人送一本自己的書。只是送書,還是單薄了點,於是他又決定在送給每個人的書的扉頁上,寫上一句自己的贈言。
贈言是每人一條,既不能抄現成的名言佳句,還要對每個人有比較強的針對性。一人一條,還要有個性、有味道,談何容易!他冥思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