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道人也搖頭嘆息,“而且沒有一個人能在十天期限內返回,都是半途而廢。老友,我也替你難過。”
“談些所見所聞吧!老友。”
“最好能把小夥子的成就告訴我,我兩三年才來走一趟,但我關心他。”
“好吧!我告訴你,他的太一乾元大真力,已修至爐火純青,收發由心境界,你相信嗎?”
“我當然不信,你修了三十六年才臻此境界呢!騙人也該不要太離譜呀!”
柳道人笑了:“好好調教他,四年後我必須把他交給他老爹,不管他是否能達到你的目標,看他日後自己的造化了。”
“不要,老友,我希望能正式收他做門人,讓他修至功參造化境界,給我時間,不要倉促帶走他。”
“不行,我對他老爹有承諾,二十歲及冠,不管成功與否,我都得把他帶回給他老爹,沒有爭論的必要。”
攀上一座小峰,峰顛在望。
這座小峰小得奇怪玲瓏,坐落在高峰環繞的深谷中,高不及百丈,陡直如筆,或者可稱為一根大石柱,猿猴也難以上落。怪石嶙峋,石縫中生長著一些小樹小草,必須靠手腳並用,利用縫隙一寸寸往上攀登。
小夥子背上有八根石筍了,每根二十二斤。
登上峰頂,驚起一對林雕,焦急地繞峰急鳴,有幾次拼命下撲,六尺翼展激起狂風,鐵喙鋼爪觸目驚心,但皆被小夥子用樹枝做箭,打得羽毛散落。
原來峰頂建了雕巢,裡面有三個蛋。
這種林雕比西北的大雕小一半,向地面的攻擊力也差了幾分,身手靈活就不必怕它。
取出鷹巢旁石孔中的石筍,他從容繫牢在背袋內,僅歇息片刻,大汗已收,喝完竹筒中的水,丟掉竹筒,利用山藤向下攀降。
俗語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那是指沒有工具而言,有工具毫無困難,利用山藤或繩索垂降,十分方便容易,往上攀則艱難百倍。
最後一段山藤直垂下地面,崖根下草木繁茂,他猿猴似的向下滑降,無暇察看下面的景象。
腳距地面還有五尺,突然聽到下面有聲息,向下一看,吃了一驚。
大喝一聲,他雙腳一撐崖壁,身軀急蕩而出,半途雙手一鬆,一拉背袋活繩釦,背袋飛墮,他的身軀加快向外飛翻兩匝,在降弧的頂點,手腳疾張急速拍振,人如流星。
一陣枝葉折斷聲傳出,他已摔落在五丈外的樹頂,向下疾落,身軀縮至最小限,最後抓住橫枝,像蝙蝠一樣伏貼在樹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