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購,內子無所得而歸”。9日:“早人城,以7萬元買金二錢五分,入晚每錢漲四五千元”。11日:“午後往校領研究費(500倍)5萬8千元,買金一錢五分,銀洋二枚,半日為錢財奔走”。3月25日:“物價日漲,袁頭銀圓萬金元一枚”。28日:“早與倫清赴校取米7鬥,營營半日,小事亦有計較心,徒費精神,後當痛改”。
4月7日:“領得1500倍薪水,共19萬8千元。午後入城購得黃金一錢,18萬5千元,昨日尚僅11萬餘也”。9日“午後為領薪20萬金圓券,往眾安橋買銀圓3枚,奔走甚勞,近三四日金銀物價風狂上漲,經濟崩潰無法挽回矣。心叔從之江來,有朋友南開大學來信,教授每月可領小米千斤,待遇猶在勞工之上”。l0日:“今日發校薪1萬倍,予得132萬元,託倫清往市購得金戒三錢。抗戰以來,公教人員以生活窘苦,皆孳孳向利,大學同事每聞發薪,即打點上市,為數萬元市價爭先恐後,惡俗不堪”。13日“又發校薪1萬倍。聲越謂各同事坌集金店,張皇奔走,數張鈔票,弄得一班窮酸子六神無主”。22日:“袁頭漲至40餘萬,今日發薪66萬,不夠2銀圓”。
金銀一日數變,連寄信郵費也不斷地漲。夏承燾在日記中多次記下了郵票漲價前大量發信的事。2月20日:“明日郵票漲五倍,晚發各友人覆信六七封”。3月31日“早發七函,聞明日郵費又大加矣”。他在3月9日的日記中曾嘆息:“社會經濟破產到此,當局猶作無用之掙扎,徒苦民耳。”
從夏承燾日記可以知道:當時人們領到以金圓券發給的薪水,儘快去換取銀圓或黃金,方能儲存價值。2月5日,發薪1350元金圓券,值1銀圓。4月9日領薪20萬金圓券,買銀圓3枚。22日發薪66萬,不夠2銀圓;袁頭漲至40餘萬金圓券。……
又參照竺可楨、包天笑的日記,可知物價飛漲的程度。杭州每石(160斤)米價:1948年11月7日250元,上海到450元。1949年1月4日每石700元,6日860元,10日每石1000元;2月5日每石13500元;3月29日上海米價漲至每石9萬元;4月3日,上海米價漲至金圓券16萬;8日杭州米價25萬,16日60萬,17日米每擔已超出100萬元之外,上海白米價每石120萬元;21日:“米上午140萬,下午180萬一擔矣。”
……然而南方解放前的米價,每石10銀圓左右,當時這個比值卻是相對穩定的。
可見金圓券通貨膨脹已瀕臨滅亡。當夏承燾教授聽說:天津解放後,南開大學教授每月可領小米千斤,日常生活費用得到了保障;對比之下,他必然痛恨國民黨的腐化敗落,期待共產黨的廉正、開明。
顧頡剛的記述
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政府以金圓券取代法幣。顧頡剛對此不抱任何幻想。
10月14日家信中說:“可憐的金圓券,出世不到兩個月,已經貶了十分之八的價值了!”
15日顧頡剛日記寫道:“8月19日發行金圓券,銀圓二合金圓券一,未及二月,而金圓券七合銀圓一,是未及二月之中物價已漲至十四倍也!可畏哉!”
12月初,顧頡剛乘飛機回到上海。他在日記中記載了親歷的金圓券崩潰過程——
1949年1月18日:“一切皆比剛發金圓券時加一百倍。大家有活不了之嘆!”
3月3日:“予薪水十二萬(金圓券),不為少矣,而近日銀圓價二千七百元,是亦不過四十餘(銀)圓耳!”31日:“今日發表物價指數達3402倍,物價之瘋狂上漲可知。今日上午銀圓價一萬三千元(金圓券),下午即達一萬七千元矣!……以前所謂‘經濟崩潰’者,至今日竟實現矣!”
4月5日:“袁大頭一枚,值金圓券二萬###千矣,與美金幾同值。”(筆者注:“袁大頭”指民國初年所鑄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圓。)10日:“大頭扶搖直上,至六萬元矣!”15日:“今日發表指數,為15140倍。大頭價13萬。”16日:“銀圓漲至十八萬矣!可駭!此真使人窒息!”22日:“今日大頭價至46-49萬。”27日:“大頭一枚至一百卅萬。”29日:“大頭價至三百六十萬。”30日:“今日發表指數為371344倍。銀圓價經政府公告為每枚合金圓券四百萬元,不分小大頭。” (筆者注:“大頭”指袁世凱頭像銀圓;而“小頭”指孫中山頭像銀圓。)
5月20日:“銀圓壓了好久的四百萬元,昨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