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候,包括這位港臺歌手在內,我們都還不知在哪兒呢!
大廳裡一片嗡嗡聲,大夥都在議論。聲音越來越大,終於主辦者也聽見了。這時他們才知道事情做得不對,有點慌神,連忙過來請孫先生也進貴賓室。孫先生那叫有尊嚴,有教養,端坐不動,應聲還是那樣沉穩輕柔,說不去了吧,就坐這兒吧;可我看得非常清楚,他是含著眼淚說這話的。
羞辱啊,而且是無端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不僅是對孫先生個人的羞辱,也是對全體內地藝術家的羞辱!
這事兒孫先生也許早忘了,但我沒有忘,也不會忘。
自己看不起自己!真不知主辦者們是怎麼想的?我不會說他們成心,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更加令人痛恨,更加發人深省:港臺、內地一家無論從哪方面說,都不存在殖民和被殖民的關係,卻並不妨礙這幫人表現他們的殖民文化心態,而且是被殖民、被“化”到了骨頭裡的心態。
這不是一個偶然的、極端的特例,而是一個隨手拈來的成例。重港臺、輕內地早已被主辦者和媒體機制化了,不僅報酬相差懸殊,還反映到其它各個方面。比如,只要是港臺歌星,往返機票就可以隨便報,而且必乘頭等艙,而國內歌手就要視情況而定;只要是港臺歌星,就可以帶五六七八個隨員,老婆、保鏢、保姆一大堆,而國內歌手只能帶一個,多一個都不行;只要是港臺歌星,包括隨員,就可以住包間,而且是最好的套間,而國內歌手就只能住標準間……
攀比是無聊的,但怪現狀卻必須指出;市場經濟規律應該得到尊重,但更應該尊重的是為受眾服務的質量。我不想對港臺的同行們說三道四……他們中不乏好歌手,就是那些在我看來什麼都不是的,也有充分的理由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我只是感到奇怪:難道“港臺”二字真是一張魔力標籤,有了這兩個字,就得到了事先的質量保證,甚至可以把這兩個字本身當成某種質量認證標準嗎?
畸形的心態必然導致畸形的機制,畸形的機制必然造就畸形的市場,而最終受傷害的,只能是當代流行樂的健康發展。
有有形的傷害,有無形的傷害;有短期的傷害,有長期的傷害。但後果早就出來了。
你看現在國內的流行歌壇,相當一部分歌手,他們的穿著打扮,他們的演唱方式,他們在舞臺上的做派,和港臺的流行音樂有什麼區別?乖乖學生,模仿一族,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全然不顧已經“趨”到了極為可笑的程度。
比如,港臺、尤其是香港的歌手,許多音發不好,發不準,這對他們來說原本很正常,國語不行嘛;可到了我們的歌手那裡,卻被當成了一種風格化的標誌。明明是北方人,甚至就是北京人,普通話說得好好的,但非要學人家,非也要那樣發音不可。這種模仿,連“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都不如。後者還可以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前者卻是“知其不然非以為然”。
為什麼會是這樣?以為可以討好觀眾只是表面的原因,骨子裡也是更要命的,是把港臺風格當成了流行音樂的原型和“正宗”!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這類歌手往往表現得特別牛氣張狂。唱了幾首歌,學了點F4什麼的,就以為自己成“大腕”了,那股“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的傲慢勁兒……傍著“原型”和“正宗”呢嘛。
誰是誰,哪兒跟哪兒啊!
“哈X一族”:當代流行樂怎麼啦(2)
我不否認本土流行樂最初緣起於港臺的影響,也不否認模仿對初學者的必要性,事實上,我本人就受過這種影響,也模仿過;我所反對的是一味模仿,以模仿為能事,尤其反對為這樣的追求……假如這也算是一種追求的話……推波助瀾。
並非是針對具體人,我曾在一種極端的對立心態中與港臺歌手較過勁。那次是在太原,演出結束後人多車少,我就把著車門,大呼“港臺人一個都不許上!”那些歌手,包括他們的工作人員和隨從,一個個都傻了眼。
二十多年了,當代流行樂怎麼也該有自己的根、自己的格局、自己的風格路向了吧?然而老實說,我在這方面的感受只是一連串的失望。
“流行”總是和“風”聯絡在一起,可這些年風一陣陣地刮來刮去,除了###十年代之交的“西北風”曾經讓人振奮過,其餘大多是“哈”風,或者帶著強烈的“哈”味:要不就哈港臺,要不就“哈韓”、“哈日”。
稍有一點流行樂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港臺也好,韓日也好,背後都有著西方,尤其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