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農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別號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蓮身居士、龍梭仙客、恥春翁、壽道士、金吉金、蘇伐羅吉蘇伐羅(佛家經典上“蘇伐羅”即漢文“金”字,蘇伐羅吉蘇伐羅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壇掃花人、金牛湖上會議老、百二硯田富翁等。
金農生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金農天姿聰穎,早年讀書於學者何焯家,與“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鄰,又與號稱“浙西三高士”交往薰陶,更增博學多才。乾隆元年(1736)入都應試未中,鬱郁不得志,遂周遊四方,走齊、魯、燕、趙,歷秦、晉、吳、粵、終無所遇。年方五十開始學畫,由於學問淵博,瀏覽名跡眾多,又有深厚書**底,終成一代名家。
乾隆十五年,64歲的金農開始定居揚州賣書畫以自給,為揚州八怪之首。妻亡無子,遂不復歸。先住在謝司空寺,今天寧寺。70歲時遷居至西方寺,乾隆二十八年秋,77歲的金農在寂寞中與世長辭。
比起其他七怪,金農的畫路較寬,不蹈襲他人,獨闢蹊徑、別出心裁,這和他的學問、才情、胸襟密不可分。由於他一生未仕,但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極富盛名,因此有“三朝名士大布衣”的雅稱。
前面一進三間為金農當年的唸佛堂,中間佛龕裡的佛像是金農自己畫的。金農晚年信佛,專事畫佛寫經,如今的金農寄居室內復原了他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