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知先覺、大聲疾呼和大量創作,在特權利益面前也只能淪為無能的力量。他創作了《離騷》,卻也因此走上了“赴淵”的不歸之路。屈原在流放中所寫的作品,很多都籠罩著一層不祥的悲涼氣氛。屈原是何等聰明的人,他怎會不知,自己遲早要被除掉,只不過暗處的那些人不會這樣輕易讓他死去,而是用“等待死亡”的心態來折磨他。

須知,即使屈原“披髮行吟澤畔”的時候,他背後也是跟著很多董超、薛霸之類押守者的。

屈原的結局,顯然是被“天使”勒令監督自盡的,實際上,就是被秘密處決了——古時刑不上大夫,像除掉屈原這樣身份高貴而罪愆又不足以構成誅殺的角色(主要是###中的失敗者),一般都是“令其自盡”,給你自我選擇了斷方式的尊嚴。而且,以屈原剛健暢達的性格,他絕不會自殺的。當然,這只是關於屈原死因的一種比較合乎邏輯的說法。如今,很多人都說屈原是聽說過渡淪陷的訊息後,殉國難而自殺的。問題是,楚國郢都雖然淪陷,但並不意味國家的滅亡,相反,屈原應該積極投身救國才是,怎麼會憋屈得去自殺呢?從他臨死做的《懷沙》來看,“大難”明顯成為他必須死去的理由。稍有政治常識的人都明白:一個國家的首都失陷、權力中樞對國家突然失去控制的時候,對於潛在政敵或異端分子,會採取什麼措施呢?這類快刀斬亂麻的事情,在古今中外發生得還少嗎?屈原正是當時楚王的最大潛在政敵之一,新楚王及其班底不對他下手,才是怪事。

司馬遷為什麼要把屈原和賈誼放在一篇之中呢?除了因為兩人都是所在時代的大文豪,更重要的是,兩人都是在相似的政治背景下,因為呼籲變革,而遭到貶斥排擠而死掉的。賈誼遭到政治驅逐,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主張改正朔、易服色。

漢文帝是帝王術大師。他對賈誼的破格提拔,其實,就是衝擊老臣派的政治試探、火力偵察,比如,讓賈誼出任太中大夫,讓雄才善辯的賈生與墨水不足的老臣們“廷議”等等。

從什麼地方集中試探呢?就從玄妙難測的“鬼神之事”上入手。

李商隱《賈生》詩云:“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首詩寫的是賈誼被外放以後,文帝秘密召見他回京,二人在密室裡深談,說的都是些鬼神之事。

李商隱這首詩有他的個人寄寓,並非歷史原貌。

漢文帝千里迢迢把賈誼召回京城,在密室裡深談,難道真的就是嘮些虛無縹緲的問題嗎?

其實,漢朝是一個迷信的朝代,當時的鬼神之事並不是小事。諸呂滅後,當時還是代王的劉恆接到周勃、陳平等人從長安發去的“請來即位”的邀請,不知吉凶,還特地佔卜了一下:占卜的結果是“吉”。劉恆這才下了決心,打點行裝上路。

其實,“鬼神”話題是文帝掩人耳目的藉口,他與賈誼討論的,仍是變革的事情。後來,賈誼雖然死於非命,但他的政治預言,卻一一應驗。漢朝的國策,也逐漸走上賈誼所設計與呼籲的正軌。比如,漢武帝在董仲舒的設計下,玩“天人合一”的專制集權猴戲,極大加強了統治力;又順著賈誼的思路,採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與楚國相比,漢朝還是幸運的。文帝比楚王有韜晦,漢朝的軍事貴族勢力相對也比楚國的舊貴族容易對付些。

不過,賈誼自己仍然在汨羅江水的倒影裡,看到了屈原。

到西晉、晚唐時,中國人又面臨了和屈原時的楚國、賈誼時的漢朝相似的情況:貴族守舊奢靡、統治者貪圖享樂、國家內憂外患。但西晉人和晚唐人是不幸的,他們沒有屈原,也沒有賈誼,他們只有一群醉心於清談、吸毒和吹口哨的“名士”,以及一群汲汲於內鬥的“強人”。於是,西晉和殘唐到底滅亡,華夏文明也遭遇了浩劫。

我們一代代人重讀屈原的價值正在這裡,只不過最好不要在吃粽子的時候,因為那不叫居安思危,那叫記吃不記打。

“將相和”只是貌合(1)

——《廉頗藺相如列傳》不單講“男人的情誼”

關於“將相和”時廉頗、藺相如兩人的年齡,歷來存在誤解。很多讀者都認為廉頗當時是白髮老將,藺相如是青年才俊,這是受了後世戲曲舞臺形象的誤導。

廉頗最初見於記載,是趙惠文王十六年掛帥帶兵攻打齊國取勝——當時,齊國被燕將樂毅攻打,幾乎滅國,廉頗這次出兵,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廉頗何時死去的呢?趙悼襄王年間。廉頗受誣陷被驅逐到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果漾俏美女

果漾俏美女

換裁判
遊戲 完結 7萬字
[hp]指間希望

[hp]指間希望

巴喬的中場
遊戲 完結 37萬字
周汝昌再品紅樓:紅樓別樣紅

周汝昌再品紅樓:紅樓別樣紅

遊戲 完結 10萬字
小受世家

小受世家

紅色風帆
遊戲 完結 0萬字
長嫡

長嫡

誰與爭瘋
遊戲 完結 17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