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是。
那個……
呂武是西征的發起者,他是下軍將。
合謀的魏琦是新軍將。
中行偃是上軍將,親自過來之後就會成為部隊裡面的最高官,是來接手西征部隊指揮權的嗎?
西征並不是一場國戰,算是家族發動的私戰。
這種戰爭除非國君重新定義為國戰,要不然都只是一種“次級”戰爭,不是誰的官職高就是指揮官,一般由發起者來擔任指揮官的職位,並主導戰爭的走勢。
呂武需要先搞清楚中行偃是個什麼意思,否則必然會對指揮系統造成混亂。
這一次參與西征的家族挺多。
卿位家族確認參加的是作為發起者的陰氏,合謀者魏氏,還有家主親自帶著兩個“旅”過來的中行氏,其餘就是超過五十個中小貴族,又以小貴族的數量最多。
智氏、範氏、解氏也確定參加,只是他們的部隊還沒有抵達。
會有這麼多的家族參與,一些是親自受到呂武的邀請,更多是求加入。
畢竟,呂武每次對外征伐都有收穫,對戰利品的處置也是公平公正,中小貴族還是非常樂意跟隨陰氏作戰的。
同樣的理由,呂武每一次的收穫都不俗,哪怕是作為卿位家族一樣喜歡跟陰氏搭夥。
這一次,少則出動一個“卒”,多則出動兩個“師”,不算齊國的那兩個“軍”,僅是晉國貴族零零散散地湊起來已經超過一個“軍”的兵力。
而那還是智氏、範氏、解氏的部隊沒抵達前的部隊數量。
其中,陰氏和魏氏各自出動兩個“師”,中行氏來了兩個“旅”,先氏、張氏、籍氏分別來了一個“旅”。
要是智氏和範氏再給力一些,說不定西征的部隊能湊出兩個“軍”的編制。
不知道也就算了,一旦知道呂武號召之下隨隨便便就能湊出兩個“軍”的部隊,誰都要驚掉下巴。
“攻擊何時展開?”中行偃沒提接管指揮權的事情,相反問了這麼一句。
那麼問就已經是一種表態,表示不會追求指揮權,只是過來跟著一塊吃肉的。
呂武定了定神,說道:“齊軍已被我拆散,月餘之前展開攻擊。”
他給中行偃介紹了一下戰況。
包括數量為兩萬五千的齊軍士兵被拆成了十個“單位”,分散出去清掃洛水以東的區域。
同時,魏氏的兩個“師”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北上,估計是在對洛水以西進行清掃。
中行偃有點聽明白了。
大河西岸只有數量不多的白翟部落,無法展開什麼大型的交戰,先期的軍事行動只是很普遍的掃蕩以及劫掠。
至於拿齊國的部隊當僕從軍來用這種事情,沒有先例為前提,呂武這一次這麼用極可能會成為以後晉國“卿”操控邦交國的套路。
所以,呂武這一次那麼使用齊國的軍隊,算是為晉國開創了一個很好的辦事“先例”了。
以晉國“卿”的機靈和霸道,信不信以後動不動就召喚附庸國和盟友給自己家族幹私活,會成為一種慣例?
中行偃有些愣神,說道:“此次西征主攻義渠之戎?”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嘛。
白翟老早就向西逃竄,大河西岸沒有留下多少白翟部落,有些還是訊息不通從西邊或北邊遷移過來的。
他們在大河西岸不會遭遇到強力的抵抗,等於說也不會有太多的收穫。
出動了那麼多家族,兵力又是那麼強大,怎麼能白白忙活一場,絕對是要繼續向西,隨便找任何一個非盟友幹上一場的。
西邊都有誰?
晉國知道的是,西邊有秦國和義渠。
他們是先進入原本屬於白翟的棲息地,以進軍路線方向來推斷,一路向西肯定是進入義渠人的地界。
為了收穫而出征,無關於道義或禮制,打秦國還需要先派人宣戰,打義渠這種戎人則不用有太多的講究。
那麼還用得著多想嗎?
肯定是帶著義渠人先幹一幹,要不要幹秦人再看局勢需要。
中行偃問道:“今次可將攻秦?”
呂武很坦白地答道:“必攻也。”
義渠之戎強不強大?
陰氏已經跟白翟那邊的首領取得聯絡,這一次要先聯合起來幹義渠,將義渠幹趴下再幹秦國。
白翟與義渠剛正面時突然遭到秦國背刺,損失略微慘重,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