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僅是從土地面積來看“溫”地要小於“楊”地。
兩地都經過戰火的摧殘,要說到底哪一塊地被破壞得更嚴重,不詳細去進行考察,一切都是胡說八道。
從氣候環境等方面而言,“溫”地要更優於“楊”地一些。
“溫”地就在周王室邊上,與鞏國、單國、劉國(公卿封國)比鄰,又跟智氏、韓氏、韓氏、獻氏、先氏、雍氏等等家族當鄰居。
所謂的地利優勢並不是跟誰當鄰居,是以氣候以及農耕條件來作為評價。
“溫”地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得到開發,哪怕歷經戰火的摧殘依然還有底子在,稍微修復一下又能重新利用起來。
如果陰氏的發展重心不是在北邊和西邊,依靠“原”地和“溫”地作為基本盤,想方設法吞掉周邊的中小貴族,一樣能夠經營出一個實力雄厚的家族出來。
關鍵問題是呂武很清楚一點,南方想擴張的難度遠比位處晉國的北方和西方更大。
在南方想擴張不能去跟周王室玩耍,吞併晉國中小貴族壯大自己,再來就是盯著鄭國一打再打,直至將鄭國消滅和吞併。
如能吞併鄭國,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陳國、蔡國、頓國、沈國……等等一些小國。
比較坑的是那些國家,要麼是楚國的盟友,不然就是楚國的附庸,不將楚國先打倒在地,絕沒有吞併的可能性。
即便某一天楚國倒下,能夠去吞掉鄭國、陳國……等等那些國家,要看看那邊的地理位置是個什麼情況,介時周邊又都有誰。
其他人無法看得那麼長遠,呂武還不能嗎?
真有家族佔了那些地盤,頂多就是誕生另一個戰國版的韓國。
歷史上,韓國的建立就是唯一的巔峰,隨後一再走下坡路,真的是君王無能或國中沒能人嗎?
其實是韓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可發展的前景啊!
另外,不要當其餘卿位家族不存在,想一再吞併中小貴族,極大的可能是路走一半,侵略性過強遭到忌憚,先被各個家族聯合起來滅掉。
所以是,真的以“溫”地作為開局,取決於野心到底有多大,難度可能是北邊或西邊的十倍、百倍。
“以‘溫’換‘楊’?”宋彬有些懵了。
其餘家臣聽完呂武的敘述,一個個都難以理解。
他們的思維是以發展家族為第一目標,認為封地在哪根本不是問題,只看封地成色的好壞就夠了。
“溫”地異常適合農耕,這麼一塊肥美的封地,為什麼要換“楊”這個破敗又農耕環境比“溫”地更差的地盤呢?
沒這樣的道理啊!
葛存說道:“我家主力發展北方,封地連為一體更重其它。”
瞧瞧,跟呂武的時間長,覺悟就是要高一些。
葛存又說:“若以農耕考慮,我家不缺勞力,有開掘水渠、安置水車等灌溉之利,何處不為豐饒之土。”
誇張了。
要是的了快沙漠作為地盤,難不成要跑去種西瓜?
“不妥,大大不妥!”宋彬真的無法理解,說道:“不言貧瘠與否,‘楊’地比鄰‘新田’,若出政爭,恐難身處事外”
宋彬瞪了一眼想再說話的葛存,看向呂武,問道:“主,我家北、西皆拓土,為何置身於泥沼?”
這話講得過於主觀。
一些事情是陰氏不想參與就能不參與的嗎?
不看看陰氏現在的地位和強度,一旦發生了一些什麼事,陰氏再不想參加也必定要被拖下水的。
宋彬的意思是,不過份靠近“新田”能有個緩衝,不會爆發什麼正治鬥爭立刻就進入到“決戰”階段。
他也是研究了晉國的歷史,才得出那樣的結論。
上溯到前幾代的領導班子,消失在歷史長河,又或是仍在苦苦掙扎的曾經卿位家族,封地越是靠近國都,麻煩必然會越多,滅亡的速度也更快。
相反是距離國都更遠的那些卿位家族,哪怕是一開始就被捲進鬥爭,會有更多的時間用來作為緩衝。
呂武不知道這個嗎?
躲避是決絕不了什麼問題的。
尤其是成為卿位家族之後,想要獨善其身就代表不能選邊站,也就少了很多可發展的選項。
看一看韓氏就知道了。
韓厥從來不參與各家的爭鬥,看似韓氏無比安全,也只是建立在別人不想搞韓氏為前提。
再來是,韓氏安全倒是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