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觸犯天怒,積怨民心,使得赤子化為盜賊,陵寢受到震驚,親王遭到屠戮,國家的恥辱莫大於此。然後,他向臣民宣告,決定由自己率領大軍親征,國家大事委託太子處理。他號召臣民,如有能夠奮發忠勇,捐助軍餉武器者,一概選拔到軍前任用,消滅叛逆以後,予以重賞,決不食言。這是他作為皇帝向全國臣民發出的最後一道諭旨,顯然是虛張聲勢的官樣文章,這個時候再侈談“親征”,無異於白日做夢。如果有什麼意義的話,僅僅是公開表明他寧死不屈、以身殉國的決心。
煤山自縊,以身殉國(3)
“親征”詔書釋出後,朱由檢招來駙馬都尉鞏永固,要他帶領私家武裝護送太子出京南下。鞏永固告訴他,自己從來不敢蓄養私家武裝,即使有,也無法衝出重圍。這個不切實際的空想,只得作罷。朱由檢叫來太監王承恩,要他召集宮內人員,準備守衛紫禁城。
李自成得到杜勳的答覆,下令全線攻城。守城太監曹化淳按照“開門迎賊”的公約,首先開啟彰義門投降。與此同時,德勝門、平則門也隨之開啟,北京的外城不攻而下。
在宮內的朱由檢還沒有得到報告,詢問閣臣,外城是否已經被攻破?閣臣回答說,不知道。他再問,事情緊急,有什麼對策?閣臣們的回答是幾句自欺欺人的話:陛下洪福齊天,不必顧慮;萬一不測,臣等決心巷戰,誓死不負國家。所謂“巷戰”云云,當然是一句騙人的鬼話,當農民軍向內城進攻時,守衛宣武門的太監王相堯,守衛正陽門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守衛齊化門的成國公朱純臣等,也按照“開門迎賊”的公約,不約而同地開啟城門投降。整個過程當中,根本沒有發生什麼“巷戰”。三月十八日夜裡,農民軍控制了整個內城,離開紫禁城只有一步之遙了。
京城上空煙火瀰漫,細雨中夾雜著雪花,在煙霧迷濛中灑向全城,給王朝的末路蒙上了一層淒涼的色彩。據許重熙《明季甲乙兩年匯略》說:“時黃沙障天,忽而悽風苦雨,良久,冰雹雷電交至,人情愈加惶惑。”你看,悽風苦雨、冰雹雷電,與炮火硝煙交織在一起,把紫禁城末日的淒涼,渲染得淋漓盡致。
在宮殿內徘徊的朱由檢,得到太監報告,內城已經陷落,問道:大營兵在哪裡?李國楨在哪裡?得到的回答是:京營總督李國楨早已自顧逃命,大營兵也已渙散逃亡。他們勸皇上“急走”,事已至此,只有逃命了。他們沒有料到,皇上選擇的不是“急走”,而是以身殉國。
以身殉國的前前後後
朱由檢對於內城已經陷落似乎將信將疑,帶領心腹太監王承恩跑到煤山(景山),四處瞭望,但見烽火燭天,確信內城陷落無疑,才返回乾清宮佈置應急善後事宜,他要在自己殉國之前,命令家屬先殉國。
他對周皇后說:大勢已去,你身為“母儀天下”之人,應該選擇光彩而節烈的死。周皇后傷心地痛哭,說道:妾身跟隨陛下十八年,今日一同死於社稷,死而無憾。兩人淚流滿面,相對無語。
接著,他要左右侍從傳旨給嬪妃和懿安太后(天啟皇后),命她們自盡,不要壞了皇祖爺的國體。然後吩咐:傳主兒來。所謂“主兒”,就是他的三個兒子——太子及定王、永王。
三個兒子趕來,他叫宮女取來舊衣服,親自給他們換上,繫上衣帶,告誡他們:你們今日是太子、親王,城破以後,就是小民了,各自逃生去吧!不必懷戀我,我必定要為社稷而死,否則沒有面目見祖宗於地下。你們千萬要小心謹慎,如果遇到做官的人,年老的稱呼老爺,年輕的稱呼相公;如果遇到平民,年老的稱呼老爹,年輕的稱呼老兄;文人稱呼先生,軍人稱呼長官。然後交代一句:萬一不死,將來不要忘了報父母之仇,不要忘了我今日的告誡。這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臨終囑託,在深宮之中長大,不瞭解外界世俗民情的皇子,如何在這個亂世安身立命。父子親情中流露出無限的感慨,終於在臨別時爆發出來,大聲地嚎叫:你們三人為何不幸而生在我家!說罷無所顧忌地大哭起來,左右的侍從都被這生離死別的情景感動得失聲痛哭。
周皇后在訣別三個兒子後,痛哭著返回坤寧宮。朱由檢目送太監帶著三個兒子出宮,急忙來到坤寧宮,看到周皇后已經上吊自盡,連聲說:好!好!十六歲的長平公主(朱由檢的長女)在一旁哀傷地哭著。這樣一位婷婷玉立的花季少女,落入敵人手裡,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又不忍心叫她自殺,朱由檢只得自己下手,結束她的生命。嘆息著對她說:你為什麼生在我家?乘她不備,拔劍向她砍去,公主本能地用手臂擋了一下,手臂被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