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人打工能留著命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掙到黃金。但看來這事兒也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的爺爺確實在山上埋了什麼東西,應該就是那些古書了。
陳子楊一邊想著一邊挖著。挖了一尺多深的坑之後,在坑的底部發現了一個黑色的皮兜子,陳子楊把皮兜子開啟一看,裡面用好幾層防水布包著的果然是幾本舊的都發黃的書。“找到了!”陳子楊想到,也來不及細看,陳子楊收拾了東西就回了家。
到家之後,陳子楊懷著激動的心情,把那幾本古書拿出來看,只見那古書上寫著“土木工集錄”幾個字。什麼東西?土木工集錄,這難道是土木工程系的教材?
翻開下一頁,書上寫著:土集,土集分為望、聞、問、切四法。陳子楊撓撓頭,這土木工程系的教材怎麼又變成中醫的醫書了?
繼續看下去陳子楊才恍然大悟。
望者,望山知龍形,觀龍點龍睛。望指的是風水學中的尋龍點穴之術。
聞者,鼻聞土,眼聞木,指的是透過墓穴周邊的土壤以及樹木的長勢等等,來判斷墓穴的規模以及墓道的位置。
問者,透過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和傳說,來判斷哪裡有古墓。
切者,指的是盜洞的打法和盜洞的走向,如何根據墓穴的結構來打一條合理的盜洞,使得盜洞打的即省工省力又能達到目的。
把幾本書全都粗略的翻了一遍之後,陳子楊震驚了,這可真的不是一般的書啊。這簡直就是一千五百多年來的盜墓方式方法的大合集。
整套書用繁體寫成,分為土、木、工三個部分。土集記錄的是尋找墓穴以及打盜洞的方法;木集裡面記載了各種墓穴的結構以及破壞的方法。工集細述了墓中常見的機關的佈置方法以及破解的方法。
接下來的兩個月,陳子楊廢寢忘食的閱讀書裡的內容。兩個月過去了,陳子楊基本上掌握了書中的內容,而且他的繁體字水平急速上升。
這本書本來是唐朝一位叫做張德的風水大師所著,張德精通墓穴的建造與風水術,在唐朝修建乾陵的時候這個張德被選為了某一區的工頭,負責乾陵一部分的建造。
乾陵工程浩大,歷時20多年,在這20多年裡,張德解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風水大家,這些人個個身懷絕技,都對風水和建造有獨到的見解。眾人想見恨晚,白天監工,晚上交流心得。張德在這裡是如魚得水,受益匪淺。於是張德便秘密的把一些風水和建築中的精髓部分記錄了下來,想要流傳後世。
第44章 閉關修煉
唐朝國力強盛,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依山為陵”的葬制,所以唐朝的墓大多工程浩大。乾陵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堪稱國墓,修建之時又正值盛唐之時,乾陵的修建可以說涵蓋了頂級建造學與風水學的方方面面。
張德瘋狂的吸收著各種知識,直到乾陵修建完畢,張德記錄的各種知識已經不少了。
自古以來,墓葬的保密都以藏為主,許多優秀的工匠都是因為參加了陵墓的修建而慘遭殺身之禍。卻沒想到唐朝“依山為陵”的葬制不單單是墓穴構造堅固,更救了許多像張德這樣的墓穴匠人的性命。
唐墓堅固,尤其是像乾陵這樣的國墓,佔地廣,修建時間長,使用的建造者眾多,所以藏是藏不住的,靠的就是真材實料的堅固構造,讓盜墓的人想下手都下不去。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曾經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連墓道口都沒有找到,足見乾陵的堅固。
所以唐朝沒有墓成匠人死一說。乾陵建造完成之後,張德不單沒被殺,反而因為修造有功還被委派到唐朝的修造處任職。回到家之後他把這些年所學的知識整理後編寫成了兩本書,命名為《土木集》。土木集分上下兩冊,土集講述風水學,木集講述建造學。
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張德的孫子雖然也學了張德的一身本事,卻沒有繼承他的衣缽,而是幹起了盜墓的行當。張德所寫的土木集在盜墓者的眼中,竟然成了盜墓的指導手冊。
有了張德遺留下來的技術指導,張德的孫子幹起盜墓來乾的是順風順水。之後張德的孫子又把他多年盜墓生涯中遇到的墓穴中的機關之術也記錄了下來,又編寫成了工集。至此《土木工集錄》大致成型。
此後的一千多年,這三本書落在了許多人的手裡,這些人大都是盜墓之人。幾乎每一代書的主人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