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想讓靈魂純潔,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佔據它。
注重修養,實踐慎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違法亂紀,謀取私利。一些貪汙受賄、生活腐化、執法犯法的犯罪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儘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放鬆了自我修養,忽視了慎獨。這些人有時能騙取榮譽、撈到好處、滿足私慾。但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偶然之中有必然,量變會引起質變。做一兩次壞事可能不被發現,如果長此以往,就難免露出馬腳,受到懲罰。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走多了夜路總要碰到鬼”,這就是規律使然。
慎獨作為人生修養的崇高境界,要做到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地追求和努力實踐。除了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外,還應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嚴於律己:要從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事情做起,不論在別人面前,還是在自己獨處的時候,都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嚴格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規範去做。
二是要尊重人格: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試想一個不尊重自己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一個領導者的威信主要不是來自權力因素,而是來自人格、學識等非權力因素。毛澤東同志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七個月不吃一塊豬肉,即使廚師做好了端上餐桌,他也不伸筷子。毛澤東同志以高尚的人格影響和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共渡難關。諸葛亮在街亭失守後,主動承擔責任,要求連降三級,為振興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後人尊為一代名相。
三是要知錯必改:事物是不斷地發展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是不斷地深化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難免偶露劣性,違反規則,出現錯誤,重要的是認識和改正錯誤。要像古代曾子那樣,每日三省,是惡當驚、聞過則喜、知錯必改。思想之錯宛若生理之疾,有錯不改猶如諱疾忌醫,終會釀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
孔子把自身修養與齊家、治國、平天下聯絡在一起,可謂見微知著,由小及大。儒家尚能倡導慎獨,追求慎獨,實踐慎獨,生活在今天的我們,則更應注重修養,實踐慎獨,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 想看書來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1)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 做人要顧全大局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這句賢文是說一個人如果一味地爭奪個人小利,就會損害全域性利益,有違道德標準。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顧全大局,要有全域性意識。
大局是指整個的局面和整體的形勢。一般來說,人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對於與自身相關的區域性事物看得重一些,而重視全域性的事物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要透過不斷學習,培養自己的大局觀念。要善於學習我國古人的智慧,汲取古人的教訓,做一個顧全大局的人。
《增廣賢文》中關於這方面的句子還有許多,例如:
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
大事不糊塗,小事不滲漏。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為人要學大,莫學小,志氣一卑汙了,品格難乎其高;持家要學小,莫學大,門面一弄闊了,後來難乎其繼。
顧全大局,李廣留名
大家都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成語吧?《漢書·李廣傳贊》曰:“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這段讚詞將漢武帝時期的大將李廣比喻為無需自我誇耀的桃李,體現了李廣崇尚事實而不尚虛名的胸襟。
據說李廣手臂很長,擅長射箭,百發百中,匈奴人非常害怕李廣將軍,聽到李將軍的隊伍來了就聞風喪膽。
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就有一首讚揚李廣的《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中的“飛將”,就是指李廣,意思是隻要有李廣將軍在,匈奴人就過不了陰山。
唐朝另一位詩人盧綸的《塞下曲》也寫道:“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寫的是有一次李廣在邊塞地區打獵時,看到草動,以為是老虎藏身其中,便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