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來發問;第二,仗著有才德來發問;第三,仗著年紀大來發問;第四,仗著有功勞來發問;最後一點,仗著老交情來發問,我也不回答。滕更佔了其中的兩項。
我們再簡單說明一下。比如我有一個年輕的學生,電腦非常好,我不懂電腦,想向他請教。我年紀大,是老師,地位比他高,我跟他說你過來教我電腦,他可能不太情願。他心裡想,老師你教我哲學我就認了,現在你叫我教你電腦,好像態度不是很謙虛啊。唐代韓愈說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是很有道理的話。一個人在這方面是老師,在別的方面卻可能是學生,沒有人會精通所有的領域。只有這樣,每一個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有可能在社會上立足。人家教你,在這一點上他就是老師。
所以我們要懂得,請教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態度謙和,誠心誠意,說話客氣一點,避開孟子說的那五種情況,這樣人家教你的時候也才會心甘情願。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三、教育的方法
現在可以進一步討論,教育的方法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在儒家裡面,從孔子開始,就特別強調“因才施教”四個字。因才施教是很好的方法,但這只是個原則,怎樣因才施教呢?孟子提到教育有五種方法,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
第一種,像及時雨一樣的,潤澤點化。針對學生某方面的問題,老師可以因時、因地、因事而隨機指點,幫助他轉化提升。在《論語》裡面,孔子提到的是啟發式教學。很多人以為啟發式教學是老師的責任,這是忘記了孔子的話。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什麼叫“不憤不啟”呢?不到你想懂而懂不了的時候,我不來開導你。什麼叫“不悱不發”呢?不到你想說而說不出來的時候,我不來啟發你。換句話說,想要老師啟發,就要自己先下功夫。想懂而懂不了,想說而說不出,這時候啟發最有效,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及時雨。所以老師需要學生配合。西方特別強調,有三種職業要配合才能夠有效果。第一種是農夫,農夫種田,沒有老天的配合,不颳風、不下雨,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好的收穫。第二種是醫生,病人不遵囑服藥,就算你華佗再世也沒有用。第三種就是老師,你再怎麼努力而學生不願意配合,怎麼會有教學成果呢!
第二種,成全品德的,就是說,老師教學生要修養品德。這在儒家是沒有問題的。孔子教學生分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科。因為德行才是一個人的生命目標,是真正的光明大道。
第三種,培養才幹的。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培養才幹,使其用之於社會,造福於百姓,這是歷代讀書人的共同理想。
第四種,解答疑問的。比如我們讀書,有很多疑惑,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惑把問題說清楚。
以上三種方法,是分別針對品德、才幹、見識來指導,是為了考量學生的不同需求。
第五種,“有私淑艾者”,就是靠品德和學問使別人私下學習的。孔子這個老師,對孟子來說就是留下品德、學問讓孟子自己去學的,而孟子把書寫出來,留下他的品德、學問,後代的人也可以跟孟子學。我們不可能隨時都碰到好老師,所以有時候就只能跟古人學,跟外國人學,從書本上來學,這當然也是一種教育。
孟子甚至還說過,我不屑於教一個人,哎,已經是教他了,就是以不教為教,這也是跟孔子學的。
《論語》裡面有一個故事。孔子有個學生叫孺悲,他做錯了事,想去見孔子,跟他說明解釋,但是孔子託病不見。傳話的人剛走出孔子的房間,孔子就把瑟拿下來,彈瑟唱歌,故意讓孺悲聽到,我好好的,根本沒事,我就是不見你。所以孟子說,為什麼這麼做呢,不教也是教啊。有些人往往做錯事之後跑來找老師,出來之後就跟別人說,老師已經瞭解了,他已經原諒了,你們就不要再責怪我了。事實上老師只是聽他說說話,也不便說什麼,而孔子不給這種人這樣的機會。
四、孟子到底要教什麼
孟子教什麼內容呢?孟子說過一句話:“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上》)學代表學習,問代表請教,學習請教的原則沒有別的,就是把喪失的心找回來。這說明儒家思想對這個心特別重視。
什麼是心呢?心代表一個人的自覺能力,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記得我在做,我是主體,我對於行為的結果要承擔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自覺,心就很容易在外面遊蕩,這樣生命就沒有主體性,就不能逐漸成長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