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拳之長為練行,彈腿之長為練腿,乃至張伯敬之肘、千跌張之跌,頭、肩、臂、拳、掌、指、肘、膝、腿、脛、腳,無不可以也應該予以發展運用。各人秉性不同,所利用者也就不一樣,哪裡是“拳”“腿”兩個字所能概括的呢?
中庸之道(1)
國人論拳,好持高論,每多渾圇之語。法且未得,輒雲活法;要破法去執,存乎一心。於是學者茫然,不知津筏何在,只學會了一大堆「極高明」的口頭禪,人人講得天花亂墜,而不曉得真正的本領,應該在「道中庸」上。
以車毅齋《論形意拳練法》為例。劈頭就說:「形意拳之理謂中正,至易至簡,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羅永珍,體物不遺。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這話當然出諸心得體會,話也說得漂亮。但多是古代經典中的套語,說了亦等於沒說,因為學者根本不能由此理解形意拳的拳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把這些話用到別的拳上,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誰家的拳不自認為理諦中正、至簡至易呢?
中正,是個好道理,劉奇蘭《拳論》也說「形意之道中和而已」。可是若只從中正來理解形意拳,卻是會偏頗的。
從技擊來看。形意拳若用以對敵,身形就絕不中正,而是看正似斜、看斜似正,採45度轉向,重心偏於右腿的銳角三角形姿態。垂肩、沈肘、圓襠,手、鼻、前腳尖三尖相對。因此所謂中正,不在形上。形一定不正。中正指全身的重心維持在中央,進攻時主要也採中門直進之法,如錐子向前推。
之所以如此,是因形意拳取法於槍術。其劈、崩、鑽、炮、橫五拳,即是由槍法化出。直線出擊的崩,中平槍也。由下往上的鑽拳,上刺槍也。從上往下的劈,下擊槍也。左右用力之橫拳,槍之橫格也。格防後再擊,則為炮,槍法之格刺也。原理如此,故形意之攻擊上不過眉、下不過臍,很少下盤的打法。其所謂劈,崩,其實也不太能從字面上去認識,而是要跟槍法的「點扎崩撥、開合劈纏、帶撩滑截圈」合起來瞭解。所以崩拳並不是山崩下來似的,而是如箭之發、如槍之刺。
相對於形意,八卦就是取法於刀術,單換掌是單刀、雙換掌是雙刀。對敵時的身形則絕不同於形意。形意以拳,八卦以掌,也是這個區分使然。步法尤其不採直線前進之式。
形意八卦,從這個角度去看,豈不簡單明瞭?無奈教形意拳的人都不如此說,偏要用金木水火土來比附,讓人去體會為啥這個拳像金、那個拳像土。再加上五行生剋,這個生那個,那個克那個,令人頭昏眼花,不明所以。其實生克皆是虛說,別人打水拳,我就打土拳去克他;別人打金拳,我又打火拳去克他,只能是笑話,跟說象形拳裡某形能克某形一樣,均屬無稽之談。說拳而取象於五行生克,並非好辦法,何況其它的拳,像八卦拳就也有五行,也說五行生剋。故以五行說形意,是絕對講不清楚的。
但說形意者不自以為如此云云並不能講清楚,反而覺得應再往深處講。所以車毅齋又說:「練拳者自虛無而還也,到此時,無論形意、八卦、太極、諸形皆無,永珍皆空,混混沌沌,一氣渾然,有何形意?有何八卦?有何太極?所以,練拳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 。。
中庸之道(2)
練拳到達渾化之境,當然不妨如此說,可是形意、八卦、太極畢竟是三種不同的拳種,不只身形手法不同,用氣用意也不一樣,焉能如此渾圇說之?
何謂用氣用意不同?太極之特點,在於王宗嶽所說:「捨己從人」,所以有「四兩撥千斤」之法,論勁則有粘有走。形意之用氣用意用勁,絕不同於此。
從前王陽明曾說:「為學不可無宗旨,而不可有門戶之見」。門戶之見當然不應有,但各個學派各有不同之宗旨,這個宗旨是不能混殽的。車氏上述說法,跟許多兼練太極形意八卦的名家一樣,常把各家宗旨混為一談(如孫祿堂論形意、八卦,都有點太極化;姜容樵論迷蹤拳、徐哲東論萇家拳,也盡往太極拳去靠)。其實這都是不對的。
車氏在這段話上,本來還有一段說:「起初所學,先要學一派,一派之中亦得專一形而學之。學而時習之,習之已熟,然後再學它形」。為何要先學一派乃至一形?原因不就是一派有一派之宗旨、一形有一形之作用,不容相紊嗎?奈何既知此理,忽又侈談混混沌沌、一氣渾然,徒令學者矜慕於高明?
車氏接著又說:「拳經雲: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陽之氣,運化於周身,無微不至,以至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