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勞工的應得工資,要夠他們買回貂皮大衣;福特汽車廠勞工的應得工資,要能買回福特汽車,凱迪拉克汽車廠勞工的應得工資,要能買回凱迪拉克轎車。
不過,回顧一下20世紀40年代汽車工會的情形,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啟發。當時汽車工會大部分會員的收入已經躋身全美國工薪族的前列,根據官方統計數字,他們週薪已經比製造業平均週薪水平高出20%,幾乎是零售業平均工資的兩倍。他們卻要求進一步調資30%。工會發言人表示,只有這樣才能“拉動我們正在迅速萎縮的購買自家產品的能力”。
既然這麼說,那製造業工人和零售業勞工的平均工資應該漲多少呢?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汽車業工人需要調資30%,才能阻止不景氣,其他行業的勞工僅僅調資30%就夠了嗎?他們的工資甚至需要調高55%~160%,平均每人的購買力才能與汽車業工人具有的購買力相當。現在和以前一樣,不同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1976年,零售業勞工的平均工資每週只有美元,全體制造業勞工的平均收入為美元,承包政府工程的建築業勞工週薪為美元。
(翻開工資談判史,甚至查閱個別工會為工資討價還價的資料,歷史告訴我們,要是其他行業的工會要求大幅調高工資,汽車工人肯定堅持維持目前的工資差距。工會會員不是慈善家和聖人,靠工資吃飯的勞工也不是。我們都渴望獲得經濟公平,但這種所謂的公平其實是,渴望自己擁有東西與比自己過得好的人一樣多,而不希望比自己過得差的人擁有與自己一樣多的東西。不過,我們現在不去關心這種人性上的劣根性,我們現在所關心的,是特定經濟理論是否合乎邏輯和合理。)
2
勞工應當獲得足夠買回產品的工資的說法,只是一般“購買力論調”的一種特殊形式。認為勞工的工資就是勞工的購買力,這種認識沒有錯。但是每個人的收入,包括雜貨店老闆、房東、僱主所取得的非工資性收入,是他用於購買別人所售產品的購買力,這種說法也不應該有錯。對於那些為商品尋找買主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所能提供的勞動服務。
而且,上述所有這些,都有其相對應的另一面。在商品交易經濟中,對於一方來說是收入,對於交易的另一方來說就是成本。小時工資每次調升,便會使產品成本上升,除非或直到能從每小時生產力的等量增長中得到補償。如果政府管制價格,禁止產品漲價,生產成本的增高就會減低利潤,迫使邊際生產者破產倒閉,這將意味著表示生產萎縮,失業增加。即使價格可以調高,但更高的價格會使買方望而卻步,市場會因此萎縮,同樣會增加失業。如果所有勞工的小時工資普調30%,使得物價上漲30%,那麼勞工能購買到的產品不會比從前多;經濟運轉就像旋轉木馬那樣,被打回原地,然後又從頭開始。
第21章 “有足夠的錢買回商品”(2)
有人會立即站出來質疑工資上漲30%會使物價出現等比例漲幅的說法。的確,這種假設是建立在長期的基礎上,並且是在貨幣和信貸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如果貨幣和信貸缺乏彈性,也就是當工資被強行提高時(也就是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加),貨幣和信貸並沒有增加,那麼工資率上升的主要影響,將使失業率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總工資都可能低於從前,從貨幣金額和實質購買力來看都是如此。就業率降低(工會的政策造成的,不是科技進步轉型造成的),必然意味著人均擁有的產品數量減少。即使從業人員佔有的產品相對增加,也不可能彌補產量絕對值減少的損失。美國的保羅?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透過分析大量的統計數字,英國的庇古(A。 C。 Pigou)透過純理論推導,各自獨立地得出同一結論——勞動力的需求彈性介於3和4之間。通俗地說,這表示“實質工資率每下降1%,將使對勞動力的總體需求至少上升3%”。換種方式來說,“如果工資被推升到高於邊際生產力那一點,那麼就業率的減幅通常是工資率增幅的三到四倍”。所以,勞工的總收入肯定會相應的減少。
儘管這些數字只代表過去某個歷史時期勞動力需求彈性,並不能用於估計未來,但還是值得我們深思。
3
現在讓我們假設,工資率上漲的同時,貨幣和信貸出現了相應的漲幅,以此避免產生嚴重的失業。如果我們假設調資前的工資與物價之間的關係處於“正常”的長期關係,那麼工資率調增30%後,物價必然上升一個與之相當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