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學快畢業時,李秉哲聽說城裡的新式學校很好玩,不僅教讀書、識字,還講故事、講歷史,還有許多課外活動。於是他請求父親把他送進了晉州智水學校。新式學校以自然科學為主要教學內容,採用啟發式講課方式,學習過程講究循序漸進,課外活動豐富多彩,這些都是鄉村學校沒有的。在全新的環境中,李秉哲很快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一個頑童變成了一個喜歡學習的學生。後來,李秉哲又轉到漢城去讀書。當時漢城已經被日本佔領,成了殖民地,殘酷的社會現實,再加之老師的影響,李秉哲開始不滿足於只瞭解本國的情況,不顧父親的反對,自籌經費去了日本,利用半年時間克服了語言障礙,最終進入早稻田大學政經科學習。正是經歷了這一次又一次的轉學契機,李秉哲從一個鄉村劣童一步一步成長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無獨有偶,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有類似的經歷。愛因斯坦曾在慕尼黑路易波爾德中學上了6年,那裡完全像一座“兵營”,其壓抑個性的教學使他難以接受,結果,尚未畢業,他就逃離了學校。
幾經周折,愛因斯坦轉學到瑞士阿勞州立中學,這所學校民主自由的校風讓年輕的愛因斯坦獲得了新生。在阿勞度過的這段時間使愛因斯坦明白,在一所不受陳規陋習束縛的、由進步的人士領導的學校裡,教學會成為有趣的、吸引人的職業,很容易同科學活動相結合。
對孩子教育來講,從一而終或許有種種好處,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地轉學或異地遊學也是必要的。有時候,轉學往往給孩子帶來全新的身心感受,甚至重大人生機遇。還是那句話,沒有嘗試過,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只有經歷了,才能得出最終的結果。基於以上想法,我鼓勵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要敢於就地轉學或異地遊學,並將這一計劃付諸實踐。
我小的時候,從小學到中學,可能就接觸十幾二十幾個老師,而安琪、安東在不同國家的不同學校,見識過不同國別、不同背景的老師,加起來可能有上百個,更不用說他們接觸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了。我堅信這種多元化的學習會讓他們終身受用。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家長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挑選最適合孩子全面發展的學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中小學應該在一定程度上與教育水平更高的學校進行聯合辦學,讓孩子接受不同校園文化不同教育方式的薰陶,同時也儘可能地讓學生在學校體驗不同的班級、年級、老師、專業文化,以便更好地將學生培養成複合型人才。對於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長,還可以讓孩子進入可與國外學校定期進行交流的學校,或者安排他們在暑假或者寒假進行遊學。當然,如果讓孩子直接在中小學階段出國留學,最理想的狀態是能有一位家長陪讀。在年幼的時候,如果能有大人的專門引導,有意識地讓小孩去體驗一些不同的校園文化,會在無形中提高他們適應社會、人際交往以及創新的能力,從而使他們終身受益。
。 想看書來
第一節 在國內體驗不同的校園文化
1990年8月,我的女兒安琪在北京協和醫院順利出生。1993年3月,我第二個孩子安東也出生在北京協和醫院。自從有了兩個小孩之後,我心中不由升起一種不同以往的感覺。既有一種莫名的幸福與激動,又有一種隱隱的壓力和不安。我心中明白:因為有了安琪、安東,從今往後,自己的生活將會增添許多未曾有過的樂趣和煩惱,自己的人生也將有很多異乎從前的體驗和思考。
雖然當時長期在海外留學與工作,但我都安排我的兩個小孩生在了北京。在這方面,我的確比許多同齡人幸運。自從安琪、安東出生之後,與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樣,孩子成為我們家庭生活的中心。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既是我們心血付出的結晶,又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讓小孩有機會在國內受教育是我一直堅持的信念,我在海外工作時,只要有可能,我都會花較多精力安排安琪、安東在國內接受教育。我始終認為,作為中國人的後代,不會中文,不懂中國文化是不可想象的,任何人都必須有文化認同感,這樣的文化人格才是健全的。所以回國上學是很有必要的。有很多留學生的子女在海外多年,已經不會中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同時,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不會中文將會成為很大的劣勢。
基於此,我決心要讓出生在中國的安琪、安東掌握中文。回到國內上學,就是想讓安琪安東體驗地道的中國文化,體驗祖國的校園文化,能從不同的優秀老師那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