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人畢竟是血肉之軀,過度飲酒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牛玉儒在酒桌上的豪情實際上是在透支著自己的生命。
在牛玉儒去世後,一股學習牛玉儒的風潮開始在全國湧起。但是很少有人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此,筆者不得不大聲疾呼:在學習牛玉儒的同時,別忘記了健康管理!
txt小說上傳分享
沒有調查怎有發言權?
毛澤東在延安整風運動時,曾經告誡全黨同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恰恰是“沒有調查,但擁有發言權。”
諸葛亮自恃“能掐會算”,追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所以他總是不屑於調查研究工作。
魏延曾建議諸葛亮兵出子午谷,被諸葛亮拒絕了,理由是害怕魏軍在山中設伏。其實,山中有沒有埋伏是很容易弄清楚的事情,派一小隊“細作”先行出發,詳細偵察敵情便可。由於諸葛亮平時就比較忽視情報方面的工作,所以他也根本想不到要去偵察敵情。
假如經細作偵察,確定子午谷以北沒有敵軍把守,那麼採用魏延的計策很可能就會大獲全勝。而實際上,魏軍的確沒有設伏。當時司馬懿被貶官,新任魏軍統帥司馬懋是個無謀之人,他怎能想到蜀軍會從偏僻山中殺出?
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懋是個草包,但他還是不願意冒險採納魏延的計策,因為他擔心在草包司馬懋身邊萬一有高人該怎麼辦?實際上他所擔心的這個問題仍然可以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弄清楚。只是他不願意這樣做,因為他沒有情報工作的意識。
由於諸葛亮過於崇尚“運籌帷幄之中”,導致了他對調查研究工作的忽視,所以他的很多決策都“決敗千里之外”,甚至決敗於“十里之外”。荊州之失,在於諸葛亮沒有調查清楚孫權的意圖,想當然地認為主動出擊可瓦解孫曹聯盟,於是做出了錯誤決策。而街亭之敗,看似是馬謖之過,實則也與諸葛亮的情報聯絡工作的遲誤有關,他對馬謖陣型的掌握太晚,以至於來不及做補救措施。當然,整個北伐戰爭,則更是缺乏調查研究的表現。如果能對曹魏政權的實力進行客觀調查,他就不會貿然發動北伐戰爭了。
中國歷史上,不調查而亂決策的領導人很多,由此而造成的災難也不少見。唐玄宗在位時,重用奸臣楊國忠,楊國忠兩次征討南詔,都被南詔人打得大敗。但楊國忠深知,唐玄宗正沉溺於酒色之中,根本無暇調查核實戰情,於是楊國忠便大膽編造謊言,說自己打了打勝仗,結果他得到了唐玄宗的封賞。
在中日甲午海戰前,日本人悄悄擴充海軍軍力,日本皇后將自己的首飾捐獻出來購買軍艦,而中國大清朝的慈禧太后卻在為修建頤和園而搜刮民脂民膏,清朝海軍預算也被上面截留了不少。眼看著日本海軍實力一天天超過了清朝海軍,李鴻章認為不可與日本交戰,應以斡旋、調節為主。慈禧太后卻認為,中國雖打不過美英,但對付個小日本總不成問題吧。此時,翁同龢、光緒等人也力主一戰。戰爭打響後,清朝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戰敗,不得不接受不平等的屈辱條約。在這期間,清政府上層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是經過了調查而發言的,而反對他的那些人則是站著說話腰不疼的空想主義者。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不能保密,怎能安全?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過程中,原投降曹魏的孟達欲起兵舉事,配合諸葛亮的北伐,去攻打洛陽。而此時,也恰逢司馬懿被魏主曹睿官復原職。諸葛亮知道司馬懿是個厲害的對手,孟達很有可能被他消滅。於是諸葛亮修書一封,讓孟達派來的心腹回去提醒孟達,要他千萬防備司馬懿,並讓孟達千萬不要讓同事者知道秘密,知則必敗。
諸葛亮寫給孟達的這封十萬火急的信件,最終沒能送到孟達手中。因為送信人在路途上就被司馬懿軍隊的前路哨兵抓獲了。
由於孟達沒能收到諸葛亮的警告,便糊里糊塗把自己要起兵的事情告訴了很多親信,這些所謂的“親信”實際上根本就心懷詭態。在司馬懿率兵打來時,孟達的心腹李輔和孟達外甥鄧賢獻城投降。結果,孟達被殺,諸葛亮又失去了一次攻克魏都的機會。
《三國演義》的這段描寫,與真正的史實有所出入。羅貫中之所以改寫歷史,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然而,即便事情都如《三國演義》這樣的描寫,諸葛亮仍然脫不了保密工作不嚴謹的責任。既然這是一封十萬火急的信件,就要防備信件可能會落入敵手,所以應該繼續派人前去提醒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