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跟隨劉備出山以後,諸葛亮更是缺乏必要的肢體運動。由於每次打仗他都“手搖羽扇,獨坐輪車”,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勢必影響食物的消化。此外諸葛亮還是一個廢寢忘食的工作狂,這更是加重了腸胃功能的負擔。到最後一次伐魏時,諸葛亮的飯量嚴重下降。而這一資訊正好被他的死對頭司馬懿得知了,司馬懿說:“孔明食少事煩,豈能久乎?”
《三國演義》也有多處關於諸葛亮昏倒的描寫。這有多種疾病的可能性,比如高血壓、腦溢血、貧血、低血糖等。這些與工作壓力大,長期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調,以及營養不均衡等有著直接的關係。
諸葛亮是一個內心非常敏感的人,他無法做到舉重若輕,工作的每一個失誤都會給他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而且他又是一個好面子的人,北伐屢次失敗,無法實現他對世人的承諾,這讓他心急如焚,憂心忡忡。而身邊大將的接連死亡,則更是讓他傷心不已。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看到趙雲的兒子前來報喪,諸葛亮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而且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益棟樑,吾去一臂也!”
第三次北伐,諸葛亮用計謀把司馬懿殺得大敗,但忽聽有人報張苞身亡,於是孔明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絕於地,自此得病臥床不起,蜀軍不得不放棄進攻,退回漢中。
當初劉備病死,也沒見諸葛亮這樣傷心,為什麼損失一員大將就讓他悲痛欲絕呢?這是因為戰爭打到最後,蜀國已經缺兵少將,張苞病亡意味著孔明的進攻力又遜一籌,取勝的難度更大了。
第六次北伐中原,忽報關興病亡。孔明放聲大哭,昏倒於地,半晌方蘇。眾將再三勸解,孔明嘆曰:“可憐忠義之人,天不與以壽!我今番出師,又少一員大將也!”
數伐中原而不成,諸葛亮的內心已經脆弱到了極致,再也經不起失敗的打擊了。眼看著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無法用計勝之,只好把希望寄託於盟軍東吳的聯合行動上了。誰知又有一個噩耗傳來:“魏主曹睿聞東吳三路進兵,乃自引大軍至合淝,令滿寵、田豫、劉劭分兵三路迎敵。滿寵設計盡燒東吳糧草戰具,吳兵多病。陸遜上表於吳王,約會前後夾攻,不意齎表人中途被魏兵所獲,因此機關洩漏,吳兵無功而退。”孔明聽知此信,長嘆一聲,不覺昏倒於地。眾將急救,半晌方蘇。
當這次吳蜀聯合進攻行動被曹魏瓦解後,諸葛亮便徹底崩潰了。孔明嘆曰:“吾心昏亂,舊病復發,恐不能生矣。”是夜孔明扶病出帳,仰觀天文,十分驚慌,入帳謂姜維曰:“吾命在旦夕矣!”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以蜀漢之實力,能維持三足鼎立已屬不易。若興兵北伐,進攻強魏,則困難重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諸葛亮偏偏要去執行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他分配給眾將士的任務也是非常沉重的,以至於很多骨幹力量因負擔太重而崩潰了。
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後,趙雲也失利於萁谷,只是不至於大敗而已。《三國演義》裡說趙雲受到了諸葛亮的嘉獎。而《三國志》則告訴我們,趙雲被貶為了鎮軍將軍,而且第二年就去世了。很顯然,趙雲之死與年邁征戰,過於勞累有關,也與遭貶後心情抑鬱有著很大的關係。
第三次北伐,張苞在激戰中跌入山澗,撞破腦袋,只好送去成都治病,不久便身死人亡。張苞之所以跌入山澗,與過度勞累而引起的神思恍惚有關。
另一位大將關興,沒有死於陣前,而是病死於第六次北伐的前夕。
從趙雲、張苞、關興的死亡,無疑能看出蜀軍將士所承受的沉重負擔。
在高強度的壓力面前,有些骨幹開始學會投機取巧了。拿李嚴來說,他曾經是個難得的人才。諸葛亮南征攻打孟獲前,曾說過李嚴“可當陸遜”,所以他非常信任李嚴。諸葛亮出祁山,李嚴負責督辦糧草。但由於蜀道難,運糧不易,加上徵糧困難,他擔心自己不能順利完成諸葛亮交待的任務而受到處罰,於是編造謊言,說東吳要興兵寇蜀,騙諸葛亮撤回了漢中,然後又妄奏劉禪,說:“我已經備辦好了糧草,不知道為什麼諸葛丞相卻無緣無故地班師回朝了?”當事情的真相暴露後,李嚴被貶為了庶人。
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有很多上級領導像諸葛亮那樣,不斷部署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這些領導的高壓下,下屬們紛紛走向崩潰,而且還有人開始像李嚴那樣弄虛作假了。
在統計系統工作多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賀鏗指出,近年來地方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