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誠器小,志驕者必喜事,器小者無遠圖,所以朕認為先攻陳友諒為上策。鄱陽一役,張士誠不能出姑蘇一步,為他援應。假如先攻張士誠,姑蘇堅守,陳友諒必空國而來,那時恐怕我們就要腹背受敵了。到了北定中原,先山東,次河、洛,兵及潼關,尚緩圖秦、隴,無非因王保保與關中四將,統是百戰餘生,不是說能拿下就能拿下的,且他們如果一看情況危急,併力一隅,齊心協力,更不容易打了,所以朕突然返旆,北搗燕都。燕都拿下後,再西征張、李之輩,使他們望絕而勢窮,不戰而自克。唯王保保猶力抗不屈,確是梟悍,假使在燕都沒有拿下的情況,就與他角力,恐怕至今還尚未能決出個勝負呢。”言畢大笑。群臣聽罷,忙交口稱頌。想此時作為大皇帝的朱元璋有此躊躇滿志、自信變異成了自負之言固也應該,但他未嘗歸功諸臣,只自誇自家的謀識智略,這似乎是在警告他們,為功臣計,應早告退,難道一定要等到兔死狗烹的時候嗎?
此時的太祖對於從前的功臣,總不免懷有猜忌之心,又恐廷臣矇蔽,就不時領著親信的宮監數人,私出御花園的宣安門,易服微行,到冷巷僻地去打聽民間的情形。太祖此舉可謂一舉三得,一面尋訪有才能之士,一面偵察吏治,一面調查民情,所以江淮一帶,常有太祖君臣微訪的蹤跡。
有次太祖微幸多寶寺,步入大殿,見幢幡上盡寫多寶如來佛號,便向侍從戲語道:“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
學士江懷素聞言,知道太祖是有意在屬對,便脫口答道:“國號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恰是絕對,太祖自然大喜,於是他被擢為吏部侍郎。
又有一次入遊某方丈的住處,見有張紙條貼在門首,上書“維揚陳君佐寓此”。這陳君佐年少且有才,為人脫略不羈,曾與太祖有一面之交,太祖立刻招呼他來相見。陳君佐出來謁拜太祖後,太祖笑問道:“你當初極善幽默滑稽,別來已久,你依然還是那樣謔浪如昔嗎?”
陳君佐默然。太祖又問道:“朕今已得天下,你看朕似前代何君?”
陳君佐道:“臣見陛下龍潛之時,飯糗茹草,及奮飛淮泗,與士卒同甘苦,猶食菜羹糲飯,臣以為陛下酷肖神農,否則何以嘗得百草?”
真是妙語解頤,太祖立時鼓掌大笑,令他隨行在左右。偶過酒肆,太祖便和他一同入飲。那酒肆很小,除酒豆外,沒什麼菜蔬。太祖又出對子道:“小村店三杯五盞,沒有東西。”陳君佐隨聲應道:“大明君一統萬方,不分南北。”
屬對越發工整且讓人歡心滿意,於是太祖又大笑著,並且對君佐說:“你隨朕入朝,做一詞臣,如何啊?”君佐道:“陛下比德唐虞,臣願希蹤巢許,各行其志,想來陛下是會滿足臣的願望的。”於是太祖便不再勉強,任憑他告別,自去雲遊四方。
。 想看書來
第四章 朱元璋登基(3)
太祖在私訪的同時,還以重刑峻法來懲治違法的貪官汙吏。當年在攻打金華時,由於糧食缺乏,嚴令禁酒。胡大海的兒子卻違禁釀酒,太祖就下令處死他。都事王愷勸說:“胡大海正在領兵圍攻紹興,殺他的兒子不妥,還是且饒了他吧。”太祖大怒:“寧可胡大海反了,也不可壞我號令!”然後就親自抽刀將胡大海的兒子殺了。
稱帝后,太祖對違法官吏的懲治就更加嚴厲了,被殺人數多達幾萬,刑法的殘酷也是罕見的。刑法除了通常的斬首、族誅以外,還有刷洗、秤竿、抽腸、剝皮、挖膝蓋、砸死等。他還在一些衙門前設定了一個草人,將衙門中犯有貪汙等罪行的官吏活活地剝下整張人皮罩在草人上,讓進進出出的官吏作為警戒。在皇權至上的時代裡,太祖朱元璋雖然逐滅群雄,南面稱了帝,可他並沒有放下屠刀,從前用來殺元兵,殺張士誠、陳友諒,現在則用來殺開國元勳,殺黎民百姓。輕罪重判,一些罪不至凌遲者,卻被從重凌遲處死。僅僅朱元璋洪武一朝就有十幾起凌遲大案,大都量刑過重,有於律應判絞、斬而被凌遲的,也有應判五年徒刑而遭凌遲的。於是百姓連連驚呼:“動不動就凌遲,凌遲大冤啊!”
這些名目繁多的酷刑和量刑極重的處置,造成了明廷朝野中的極度恐怖氣氛,個個提心吊膽。據說上朝時,太祖要是將玉帶撳到肚皮底,就是要大批殺人的訊號,滿朝文武便都嚇得臉無人色,個個發抖;如果玉帶高貼在胸前,就表示他不會多殺人。
太祖還大興文字獄,藉以鎮壓不滿意他統治的文人。如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替人作謝恩表,寫了句“作則垂憲”,太祖硬說“則”就是罵他為過賊;常州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