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措手不及。
發言要簡短而中肯,要有時有節有質。發言過長,就佔用了別人發言的時間。你準備了兩三十小時有許多話要說,別人也一樣。教授每節課都有一套指導課堂討論的進展計劃,縱有滿腹經綸,言之不時,仍屬不智之舉,所以,發言要審時度勢,掌握火候,不要回到已經過場的內容,也不要跳過應該討論到的問題,否則會使你夫分。
各班有各班的班風。有的班級是老好人作風,彼此恭維,互相照顧,別人發表意見你表示不同意就是不友好。結果有的觀點即使站不註腳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檢討;有的班級是割喉性競爭,上課時彼此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一位同學剛分析好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立即有人把他的發言批得體無完膚。一個好主意來不及仔細討論就給別人徹底否定,課堂討論因而失去了許多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機會。這種情況往往是個別逞強好勝者所造成。
這種人數量少,能量卻不小。
介乎兩者之間的班風最富於建設性。你可以不同意別人的發言,但首先要肯定別人正確的地方,發揚誠於嘉許,寬於稱道的風格。然後再指出其不足並提出你的修正意見。這樣,你的不同意見就更能被人接受。表現自己完全不必以打擊或貶低他人為代價,修正的目的不是否定別人,傷害別人的自尊,而是使他的意見更加完善,這種方式的討論有助於讓每一個主意,每一種見解都得到公平的探討機會。的確,語言的表達是一門頗有講究的藝術,但從根本上說,它是個人學識品格的衣冠。
學生互相學習是經理學院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高質量的學生是哈佛的真正財富。我們班上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我們每天都有新發現。討論石油危機時,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國家的同學,提供了彼邦的第一手資訊;討論醫院管理時,班上曾經是註冊護士的同學現身說法;討論汽車工業時,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助理的同學介紹董事會內幕。
總之,全班九十個人,每人都有獨特的經歷,有的人談起來比教授還娓娓動聽。每個人能從其他八十九位同學那裡豐富自己的知識和閱歷。而我們大家又在一起學習新的知識,這是何等令人興奮啊!例項討論是發揮集體智慧的群英會。“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信夫!
你的周圍有那麼多才識卓著的人,使你未免產生某種程度的自我懷疑。
可是你很快會發現別的同學也在羨慕你自己視為當然的才能,從中你又可能發現自己具備原來自己還不知道的才能。逐漸地,我們形成了一個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集體。儘管各人的個性不同,癖好有別,見解各異,但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員,都為集體的學習經驗貢獻自己的才智。
四 校 史教育的目的是教會年輕人在今後一生中能自己教育自己。
——赫欽斯哈佛大學創立於一六三六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
英國清教徒來到美國後僅十六年就創辦了這所大學。哈佛從當年的十二名學生已發展到今天的一萬六千八百名學生和二千二百名教師。迄今哈佛大學培養出六位美國總統,二十九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二十七名普利策獎金獲得者,以及為數可觀的最高法院法官、內閣部長、將軍、外交家、主教、工商企業界領袖,乃至外國元首。
早在一八八五年,哈佛大學就醞釀開設管理學課程。當時不少學生不願遵從舊傳統去當牧師、醫生、律師或教師,而寧願進入工商界與金融界工作。
一八九八年美國與西班牙交戰,培養具有大學水平的殖民地行政管理人員,更顯得有必要了。
哈佛經理學院於一九○八年成立。雖然賓夕法尼亞大學、達慕斯學院、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大學已先此開設了管理學課程,但是堂堂的哈佛大學要設一所帶有“銅臭”的經理學院,究竟成不成體統?的確有過一番爭議。與眾不同的是,哈佛大學來定將經理學院升格,要求入學者一律須具有學士學位。於是,哈佛經理學院便成了美國第一所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高等學府。美國不少主要大學的教學一向沒有中心教綱,教學內容往往是教授們個人興趣的一種堆積,有時甚至是捐款者感興趣的課題。哈佛經理學院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規定:教學目的是系統地培養有責任感的、有道德的一流經理人才。這一宗旨,七十五年來,從未動搖。
經理學院第一期招生五十九名。既沒有教學大樓,又沒有資金。年度經費僅二萬九千美元。學校在首任院長蓋依的十一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