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搖�
幾年前我讓人來我家安裝傳真機的時候,曾找來電話工人替我拉條新的線路,他很熱心,四處看了看,然後對我說:“你的傳真機恐怕放錯了地方,我認為放在那邊會不太方便。為什麼不放在這兒?我可以馬上幫你拉條線到這兒來。”但是,他不會告訴我傳真應該發給什麼人,也不會告訴我傳真的內容應該怎麼寫,這是我的工作,他的工作只是給我工具。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3章 從電腦普及到資訊普及(2)
執行長必須承認,如果電腦只是一種工具,那麼怎樣使用工具的決定則需要使用者自己來下,他們必須學著承擔“資訊責任”。這就是說執行長要問自己:我工作中需要什麼資訊?應向誰索取?用什麼方式得到?應什麼時候得到?還有,我應該給其他人什麼資訊?用什麼形式傳遞?應該什麼時候給他們?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還是期望資訊長或者其他技術人員解答這些問題,這其實是行不通的。
我在克萊蒙特一個很小的研究生院裡做著教學工作。大約12年前,我們想蓋一棟電腦教學樓。我們擊敗了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獲得了大量企業捐款,因為我們在提案中這樣寫道:“也許這所學校在10年後不會存在,如果我們做得不夠好的話,那麼這棟大樓的存在就沒有必要了。但是,10年以後,還會有電腦工程師以及設計軟體的人。到那時,電腦科學作為管理學院單獨學科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我們之所以能得到企業募捐,完全是因為我們的承諾:在10~15年後,我們就不必再花費這麼多時間,來培養製造工具的技術人員。我們當然需要技術人員,但是使用工具的人會知道如何運用工具,製造工具仍然很重要,但卻是一種純粹技術性的工作。
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要承擔“資訊責任”,也就是要問自己:為了完成目前的工作,我需要什麼資訊?資訊以什麼方式存在?這時,資訊專家才可以告訴你:必須用這種方式而不能用那種方式來獲取資訊。其實,這個答案不是很重要,因為這是純粹技術性的答案。而關鍵的問題是:我什麼時候需要資訊?從誰手中能得到資訊?以及,還有哪些人需要我手頭的資訊?
我們正利用資訊改造著現有的組織結構。現在執行長一談到消除管理層級時,就會將資訊看做是一種組織結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一個組織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大部分的管理層根本不在管理,他們只是把組織裡微弱的訊號放大了,並在組織的最高層和基層之間傳來傳去。我想大部分執行長聽說過資訊理論的第一法則:每一次的傳播都會使噪音加倍,資訊減半。這也適用於大部分的管理層級。這群人既不管理任何人員,也不做任何決定,他們只會增加企業的噪音。如果我們將資訊看做組織結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就可以不需要這些管理層級。
可是這樣就會產生更多嚴重問題,例如我們到哪裡尋找晉升機會?將來只有少數公司的管理層級會超過兩三層,執行長能接受“組織層級越多代表組織越不健康”的觀念嗎?這違反了一個基本規則,很少有人能夠在二十六七歲前躋身管理層,你必須在一個職位上工作5年,不但要學習工作內容,同時也要證明自己的能力。當然你還必須足夠年輕,才有希望在50歲之前被提拔為高階管理層。光是這樣,你的公司就必須設有至少3個管理層級。
如果你把過去的通用汽車公司與現在的通用汽車公司做個比較,就會發現該公司已經精簡了許多。通用以前有29個管理層級,這表示除非一個人能活到210歲,否則他是不可能被提拔到公司最高層的管理職位的,這顯然仍是通用公司的問題之一。
晉升機會從哪裡來?我們如何獎勵和肯定員工?我們如何培養員工來承擔更寬泛意義上的工作?
第3章 從電腦普及到資訊普及(3)
這些都是更大的挑戰,我們還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們只知道這會使我們付出比過去更多的錢。金錢會比過去重要得多:過去的30年裡,我們經常用頭銜來代替金錢,迅速提升員工的頭銜,但薪水卻增加得有限,這種時代已經結束了。
更重要的是程式的變化。當我們學會把資訊當成一種工具後,就知道資訊的用途是什麼,我們需要什麼資訊,什麼形式的資訊,何時需要,從哪裡得到之類的問題。當你一一檢討這些問題時,就會知道你需要的資訊是什麼,真正重要的資訊的確不能從資訊系統中得到,你的資訊系統只能給你提供一些內部資訊,但只看一家企業的內部資訊是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