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果的。
多年以前,我發明了“利潤中心”這個名詞,今天我對此慚愧之至,因為在一家企業內部,其實根本沒有“利潤中心”,只有“成本中心”。利潤只能從外界取得,當顧客重複下訂單的時候,當他的支票不會被銀行退票的時候,你才有利潤中心,如果不是這樣,你就只有成本中心。
當我們談及全球經濟時,我希望沒有人會認為全球經濟是可以管理的。全球經濟的確不能管理,因為裡面沒有資訊。當然,如果你從事的是醫院這一行,到哪裡你都會認得醫院。如果你空降在某個陌生的地方,在山谷裡摸索前進,看到了醫院模樣的建築,你也會認出那是醫院。我可以保證,即使是降落在內蒙古,你也會知道自己到了醫院,你不會把它誤認成學校或者餐廳什麼的。
要是有人告訴我他在世界經濟中運營,我會立刻賣掉這家公司的股票。你不可能在你一無所知的地方運營,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資訊。你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你只能知道你已經知道的那些,這就是為什麼未來企業的焦點將會變得非常集中的緣故。
除非你擁有資訊,否則多元化也是行不通。如果對來自大阪的競爭毫無預警訊息,你就不可能拿下大阪。我們擁有的外界資訊、市場資訊和顧客資訊都少之又少。很多人經過一番痛苦後才學到的教訓是,流通渠道的變化比什麼都要快,如果你等拿到報告後才行動,就太晚了。
科技本身就完美地證明了這一點。現在已經不是19世紀,也不是20世紀了。當年你可以這樣認為:所有與行業有關的以及影響行業發展的科技,都是從本行業中衍生而來。
時間已經證明設立大型研究實驗室的想法是站不住腳的,IBM的實驗室也許會是最後一家,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實驗室了。事實上,真正影響電腦和電腦行業的並不是從IBM實驗室研究出來的成果。大多數從IBM實驗室中得到的絕妙點子,都不能付諸於該公司的運營之中。貝爾實驗室以及一些製藥公司的實驗室的情況都是如此。
科技已不再像19世紀那樣,由一些相互之間毫不相干的、分別支援著自己獨立學科的體系所構成。現在的科技相互關聯,處在混沌之中。因此科技必將來自外界,然而我們卻對行業以外一無所知。
例如,你們是一家制藥廠,任何一種儀器或程式,例如心臟起搏器或心臟搭橋手術,都會讓你們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雖然你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實驗室,但你所處行業的變化不會來自你的實驗室,因為你的實驗室是以內部為中心的,你的資訊系統也是如此。
事實上,我們正在靠單翼飛行,也就是靠內部資訊這一隻翅膀飛行。重大挑戰不是取得更多或更好的內部資訊,而是增加外界資訊。
第3章 從電腦普及到資訊普及(4)
舉個例子來說,大部分美國人相信自己國家有貿易逆差,其實他們都錯了,卻並不自知。18世紀早期,由於某個人物的靈光乍現,國際貿易平衡的觀念出現了。但事實上,這個觀念只限於商品貿易,報道的數字也僅限於商品貿易額。
雖然今天美國有商品貿易逆差,但美國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服務業貿易順差。官方的數字是,服務業貿易順差是商品貿易逆差的2/3。實際數字應該比這個大得多,因為真正的服務業貿易額根本沒有統計。
例如,美國大約有50萬個外國留學生,每個學生至少帶來15000美元,因此美國從這些外國留學生手中,得到大約70~8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這筆賬根本沒有統計。我相信我們實際上,整體的商品與服務貿易會有一個小小的順差,但這個數字並沒有統計,只存在於概念中。
我們的最大挑戰還是在如何獲取這類外界資訊上,以便能做出最佳決策。這些資訊就是有關國內市場、顧客和流通渠道的變化方式,有關科技與競爭等,因為所有這些變化都會使你喪失業務。心臟起搏器出現5年後,那些獲利最高的強心劑在市場上消失了。而一直到市場消失之後,大家才反應過來。
我們需要外界資訊,也必須學習外界資訊。但是,這很複雜,因為大部分企業擁有兩套資訊系統,一套是以資料為中心構建而成,另一套的歷史就悠久了,它是以會計系統為中心的。會計系統是一個有著500年曆史的資訊系統,而且情況十分糟糕。未來20年中,我們在資訊科技上所看到的變化,比起在會計上看到的變化,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已經在製造業成本會計上,開始看到了一些變化。這種成本會計起源於20世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