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墓”到“陵”的一步一步變化中,可以看出人類從蠻野向文明的進步過程。而這一過程中的發展主線——是“事死如事生”觀念的出現、確實和強化。
墓“不樹不封”,地面無留痕跡,子孫也找不到。所以當早期是沒有掃墓、祭祀概念的。這一習俗在蒙古人身上一直有體現,在公元十三世紀成吉思汗死時,都還是秘葬,地面不留標記,以致一直到現在,成吉思汗的葬處都沒有被人發現。
“不樹不封”的另一面則說明,早期人類的情感相對是淡漠的,或者是狠心的。
在生產力水平低,活人生存都頗艱難的環境下,對死人的照顧自然也就顧不上了,不可能更多地去考慮感情,去考慮生死離別。後來,生產力發展了,物質財富有了積餘,活人對死人就開始“懷念”了,而且感情越來越深厚。
這種“懷念”,就是感情的一種昇華,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除了“墓”的概念有變化,墓的形制也同步被強調了,如帝王陵寑,由“封土為陵”逐步發展為“因山為陵”。
墓址的選擇,不再像早期那樣,隨便找個地方安置,而是講究“風水”。
晉代堪輿大師郭璞在《葬經》稱,“夫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此“風水觀”對後世,特別是帝王陵寑選址影響很大,即便是普通人家,也要請風水先生相墓,尋一塊可以旺子旺孫的吉地下葬。
墓也不再是死後匆匆挖築,而是生前就開始營造了。
如始皇帝嬴政的秦陵,至其在東巡途中病死時,仍未完工。《史記·秦始皇本紀》稱,“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參與造陵的犯人就達70餘萬,可以想見其規模的巨大和形制的複雜。
二、“葬”的不同
“葬”,是一個會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