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記者,對文化、考古、文物保護十分關注。從他的文字之中可以看出,他看了不少書,對歷史,對古物,對盜墓,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至於這是一部什麼樣的書,這部書的真正價值何在,答案就在書中,也在讀者的心裡!
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專家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 向斯
2007年月12月18日於北京
引言 盜墓背後的文明(1)
一、“墓”的變化
提起盜墓,不少人或許會想起野蠻、齷齪、骯髒、缺德這些不雅的詞彙。實際上,盜墓背後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盜墓的出現,是因為有墓。
與“墓”意思相近的,還有“墳”、“塋”、“丘(邱)”、“冢”、“壠(壟)”、“土”、“培”、“堬”、“垜”、“山”、“陵”、“寑”等十多種叫法。
“墓”,大概是最為原始、正宗的概念了。籠統地說,墓是用以放置屍體或其殘餘物的固定設施。在考古學上,常會把“墓”與“葬”相提並論,言之為“墓葬”,可見墓的古老和重要。
“墓”的本義有多種解釋。《說文》稱,“墓,丘也。”《廣雅》謂,“墓,冢也。”《論衡·譏日》直接說,“墓,土也。”更有學者從字音上進行解釋,清代乾嘉學派的中堅人物段玉裁稱,“墓”就是“慕”——“孝子所思慕之處。”
但“墓”與“墳”、“冢”、“丘”、“陵”等,在古代有相當大的差別。
凡掘坑穴葬,蓋土與堆平,不植樹者,方叫“墓”,“墓”中透露出的是中國人樸素的早期喪葬觀念——“不樹不封”。
“墳”,則是與“墓”相對的。雖然現在大家通常把“墳墓”放在一起使用,但在先秦以前,兩者區別明顯:葬穴積土成堆,才叫“墳”。即《方言》所謂的,“墳,地大也,青幽之間,凡土而高大者謂之墳。”而墳的本義就土堆子,《禮記·檀弓上》稱,“古也,墓而不墳”,就是這個意思。
“冢”的本義,《白虎通》稱“大也”。後來的意思則變成了墳,但《說文》稱,“冢者,高墳也”,即封土高大的墳。上面的冖 表示地下覆蓋,將死者覆蓋於墓中;故從冖。
“丘”,本來指墳堆,即堆在葬穴上的封土,與此有相同概念的,還有“壠”,壠與“壟”相通。《漢書·楚元王傳》稱,“堯葬濟陰,丘壠皆小。”意思是,堯當年葬於濟陰,其墓的封土很少,地面的墳頭不大。
“墓”與“墳”、“冢”、“丘”意思上的不同,反映的是中國古代早期人類的等級差別。普通人家的葬處可說是墓,也可說是墳,但“丘”則非下層民眾可用。《周禮·春宮》稱,“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大概意思是,死者下葬後,墓上封土的高底和植樹的多少,與其生前的地位相一致,否則是越禮。王公級別的才叫“丘”,如蘇州著名的虎邱斜塔,即因吳王闔閭之冢所在而得名。
墓中的更高等級,則是“山”和“陵”。
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渭水》(卷十九)有這樣的文字,“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故通曰‘山陵’矣。”
“陵”的本義是指高大突兀的山丘,後來則逐漸成為皇家墳冢的專用名詞。其衍變過程就是指墳冢的封土越來越高大,最後到了堆積成山的地步,這非帝王不可為,所以只有帝王才能把墓造得如山一樣高大。
但早期的“陵”,也可以是王公們的墳冢。《史記·趙世家》(卷四十三)稱,“肅侯元年,奪晉君端氏,徙處屯留……十五年,起壽陵。”清代學者顧炎武據此考證,肅侯的墓是高墳大冢,其也稱“陵”,可見“陵”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而且是諸侯可以使用的。
更有學者考證,在此前的春秋時期,已有了“陵”的概念。但在劉姓定下漢家天下後,特別是漢高祖劉邦的墳冢稱為“長陵”後,“陵”就不能亂用了。只到今天,一般人的墓仍不可稱為陵,蔣介石在臺灣去世後,其葬處才叫“蔣陵”。
“寑”,是陵的最高階別,寑本身並不是屍體所藏之處,是附屬建築,一般認為是“陵上的正殿”。
“寑”原指正規的起臥房間,即“寑室”,成語“壽中正寑”中的“寑,即取此原義。帝王所居之處則叫“寑宮”。而帝王死後去陰間仍想當皇帝,自然其魂靈依附的屍體所藏之處,也要造得如生前的宮殿一樣,於是有了“陵寑”,這一專指帝王墳墓的特定稱呼。
引言 盜墓背後的文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