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道痴道:“大叔放心,虎頭手上有分寸,不會摔了七哥。”說話的功夫,他掏出塊碎銀,遞給車伕:“大叔留著吃茶。”
車伕忙謝了賞,還是有些不放心地看著山路,直到虎頭與王琪的身影看不見,才甩著馬鞭掉轉車頭。
道痴順著臺階,一步一步往山上走。
前頭不遠處,還不時傳來一陣笑聲,看來王琪與虎頭的這個“舉人”遊戲玩得還很樂呵。這兩個傢伙,沒心沒肺的,倒是將道痴心裡的悲痛驅散不少。
不單單是逝者已矣的緣故。
八月初的山中依舊是初秋時節,雖說因安陸地處南方的緣故,林中草木依舊青翠繁茂,可陽光也沒有那麼足,走在石板路上,秋風習習。
道痴從袖子裡取出老和尚的信,開啟來。
老和尚的遺筆中,第一段交代他自己是安陸王家第四代子孫,亦是西山寺第三位主持在他之前,安陸王家的始祖,三代先祖都曾避居西山寺;第二段話是告誡他要感恩,若是有人一分好知,定要回報三分,方是忠厚之道;第三段話,則是告誡他男兒立世當頂天立地,為家人盡責。
看似只是平常信件,似乎能夠透過這封信看到一個耄耋老人對他養大的少年的殷殷教導。真正的意思,只有道痴知曉。
他拿著這單薄的兩張紙,覺得重於千金。若是他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就不用這般糾結可是他做不到完全小人。
第一段交代的是王家一份藏金的“鑰匙”,第二段是允許道痴動用這筆“祖產”,要求取一還三;第三條則是接受王家這份“援助”的時候,也要承擔照顧族人的責任。
關於王家祖上有藏金之事,老和尚先前也透過口風。不僅是王家這一脈的始祖留下十萬藏金,西山寺裡第二位主持與老和尚這個第三代主持都留下了藏金。道痴從西山寺拿回去的那些金葉子,就是老和尚從自己的藏金中拿出去的。
第一代始祖的金子是在征伐天下時攢下的。當時王家始祖放棄大好前程從軍中退出回王家並非只是因傷病的緣故,還因無意中發現的一筆藏金,並且隱匿下來。
這些金子被王家那位始祖分成兩份,一份在安陸賣家置地一份則是藏在西山做個後備,以防在安陸立身不穩留條後路。
藏金的秘密,由王家始祖口耳相傳傳下來,每次都是選定的心智堅定之人連執掌祭祀的族長一系都不曉得。這樣的目的,當然是怕有人見財起意將公產變成私產。
至於三代先祖與老和尚的藏金,不用說,多半是因那“借一還三”規矩。
想到這裡,道痴不由苦笑,自己這個小身體才十二歲,老和尚怎麼就看出“心智堅毅”來?
這也太不負責任,將三份數以萬計、十萬計的黃金,擺在他跟前,就不怕他生出貪念?可是不得不說,老和尚這“祖產”託付,使得道痴格局大了,不用再受困經濟拮据。即便是到了官場,道痴也底氣十足,不用再為銀錢鑽營。
不過這“借一還三”真要做到,也並不容易。
道痴收好信,慢慢思量。看來得想生財之道,就算這些黃金在緊要時候可以取出來用,可家裡收益總需要個障眼法。
現下藉著給姐姐添嫁妝的名義買鋪子,倒是也說得過去沒,不顯唐突。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山門,進了西山寺。
王家先前留守的那兩個男僕,在老和尚故去後便回宗房,如今看寺的是一對老夫婦,也是宗房下僕。隨著老和尚逝去,西山寺要封寺。王珍之所以將之前的兩個健僕調回去,另委了一對養老的老僕看寺。若不是經年老人,有幾個能受得了山居寂寞。
這對老僕都是極本分之人,給幾位見了禮。
看著這夫婦兩個都有了年紀,道痴不由想到後山的臺階。別的還好,這抬水上山是問題,結果等他開口相問,才得知廚院的秘密在西廂一間早年封門的雜貨房裡,竟然有一口尚沒有荒廢的水井。老僕夫婦上山後,便在井上按了軲轆,那口水井,重見天日。
院子裡明明有井,可道痴打小就看著王老爹每日擔水,看來是將擔水當成修行。等到自己稍稍長大,也是如此。
道痴覺得有些無趣,轉身回了禪房。
王琪與虎頭兩個不知是玩夠,還是怎地,老老實實地跟在道痴屁股後邊,進了禪房。
地上依舊是幾個舊蒲團,道痴在自己常坐的位置坐下,看著老和尚最常用的蒲團,半響不說話。
老和尚肉身已經燒了,又無人設靈位,只有眼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