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一的中國軍隊打仗,而主要是同李鴻章的北洋軍隊打仗,李並不能調動和指揮全國兵馬。清廷威望尚存的時候,中國軍隊已經如此,現在革命之後,南方軍隊與袁世凱毫無淵源關係,袁世凱焉能指揮?如何消解與自己對抗的南方軍隊,是袁世凱的一塊心病,需要精心部署。當時,為了安撫南方軍隊,袁世凱於3月31日任命黃興為南京留守,但他的任務是整理和裁遣南方軍隊,任務完成即告結束。也就是利用革命黨人政治上比較消極的心態,讓南方軍隊自行消解。

唐內閣成立後,孫中山即於1912年4月1日向臨時參議院宣佈解職,南京臨時政府宣告結束,南北統一的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誕生。當時,可不是我們後來的歷史學家所說的辛亥革命失敗,正好相反,全國都在為革命的勝利、國家的統一、戰爭的結束而歡呼。孫中山在解職演說中興奮地說:“三月以來,南北統一,戰事告終,造成完全無缺之中華民國,此皆中國國民及全國軍人之力所致。在本總統受職之初,亦不料有此種之好結果,亦不料以極短之時間,而能建立如此之大事業。”人們對未來充滿著希望。當然,話雖然那樣說,孫中山的內心其實充滿著矛盾。

但是,唐內閣的起步並不順利。首先是宋教仁對自己的地位不滿意。他剛到而立之年(30歲),年紀不大,卻雄心萬丈,把一個農林總長的職務都看小了。我們從他的日記中,看到的都是生活、學習的瑣事,看不出他有多大的超人的天才,學養也很有限(我們在後面還要介紹他在日本的留學生活),怎麼就把世界都看扁了?當時孫中山願意到社會上去從事教育和經濟建設的工作,宋教仁可看不起這些小事。他後來寫信給武昌首義的領袖孫武,發牢騷說:我這次擔任政府職務,分配負責農業,現在國家非常危急,根本問題一時解決不了,著急的是要處理當前問題,我這個職務要發揮作用太緩慢了,不是我所期望的。可見,當時革命的年輕人在國家危機面前,有一股躁急的心理。因此,宋教仁再三向唐紹儀呈請辭職。熊希齡鑑於財政問題十分困難,唐內閣派系複雜,容易引起糾紛,也再三要求辭職。同時,因為北方發生過兵變,北方軍隊同南方軍隊畢竟進行過戰鬥,南方國務員北上還有一個安全問題,南方要求派兵護送國務員北上,真是節外生枝。因此,在南方的內閣成員遲遲沒有動身前往北京。袁世凱、唐紹儀等各方面人士都紛紛出面勸他們要顧全大局,擔任國務。黎副總統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發電報,勸告國務員儘速北上,這些電報陳述了國內外面臨的嚴重危險,感情深切,簡直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寫出來的。他還擔保說,如果你們北上遭到危險,“請罪元洪以謝諸公”。簡直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來作擔保了。黎元洪的這些駢儷文字,大多是他的秘書饒漢祥寫出來的。其中有的段落比較好懂,示例錄下,以見一斑,僅供願意欣賞古文的讀者一閱:

1.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4)

竊謂一髮千鈞,事機危迫,群策群力,尚難圖存。若一部缺席,則顓司之職既不成立,連帶之責也不完全。險象環生,莫可究詰。而況各部之虛懸乎?諸公必以滅種為旁觀,以覆邦為快事,則元洪惟垂手待斃,夫復何言!若肯垂憐昆弟,顧念子孫,振已死之人心,扶初生之國脈,即請查照前電,在京總長,先行籌辦,在南總長,輕騎減從,迅速啟行。如其冒昧直前,致遭危險,請罪元洪以謝諸公,如其擁兵自衛,致啟禍端,亦當罪諸公以謝天下。倘五日以外,猶事稽延,則是諸公甘棄我民國也。

在輿論的壓力下,黃興再次作了讓步,放棄了派兵北上的計劃。國務員們也只好勉為其難,輕車簡從,前往北京。當時,津浦鐵路還沒有通車,4月15日晚,唐紹儀和蔡元培、宋教仁以及部分參議員一起在上海乘招商局的“新昌”號輪船前往天津。20日,由天津乘專車到達北京。袁世凱派出了大批軍警進行戒備,以確保國務員的安全。車站上旗幟招展,軍樂齊鳴,內務總長趙秉鈞,以及總統府特派代表和各界人士都到車站隆重歡迎。翌日,國務院即宣告成立。隨後,因事滯留在南方的其他國務員也陸續到達北京就職,只有陳其美沒有去,讓王正廷代理他的職務。

行政機關北遷後,立法機關也隨之北遷。1912年4月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自8日起休會。不過,南京臨時參議院的議員是由17省革命的都督府選派的,已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現在全國已經共和,戰爭已經停止,當然需要改選。南京參議院的議員同盟會員佔了多數,因而被反對派攻擊為官派議員。新的議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由各行省、內蒙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果漾俏美女

果漾俏美女

換裁判
遊戲 完結 7萬字
[hp]指間希望

[hp]指間希望

巴喬的中場
遊戲 完結 37萬字
周汝昌再品紅樓:紅樓別樣紅

周汝昌再品紅樓:紅樓別樣紅

遊戲 完結 10萬字
小受世家

小受世家

紅色風帆
遊戲 完結 0萬字
長嫡

長嫡

誰與爭瘋
遊戲 完結 17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