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濟週期迴圈論 譯者序
“在某種方式上,凱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歷史上最著名哲學家的對抗——才華橫溢、精明機智、鋒芒畢露的詭辯者巴門尼德,與動作遲緩、面貌醜陋,但卻富有智慧的蘇格拉底之間的柏拉圖式的論辯。在兩次大戰期間,沒人比凱恩斯更有才氣,更精明,熊彼特則表現得平淡無奇——但他有智慧。聰明贏得一時,而智慧天長地久。”
1983年5月23日,為了紀念熊彼特誕生100週年,德魯克在《福布斯》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現代預言家:是熊彼特還是凱恩斯?》的文章。上述這段文字,正是一代管理學大師向前一輩經濟學偉人的致敬與讚譽。
單就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來說,凱恩斯無疑是最為世人所熟知的經濟學大家,相形之下,熊彼特為何能贏得德魯克如此高的評價?
創新,一切皆是創新。熊彼特從一開始就堅信一點——經濟學的中心問題並非均衡,而是結構性變化。為此,他宣稱:只有當經濟吸收了變化的結果,永遠改變了它的結構時,經濟才能發展——有創新才能在動態不均衡中建立社會,也唯有這樣的社會才具有穩定性和凝聚力。而企業家扮演著這種動態經濟中的英雄角色,他們是利潤的來源。
這種觀點使熊彼特在整個經濟學傳統中脫穎而出。而更令他名聲大噪的,還有他所闡發的經濟週期迴圈理論。
繁榮、崩潰、蕭條、復甦……
一提到經濟週期,很多人都會想到2008年以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確實,當今的經濟局勢,似乎正在印證著一點:新一輪的經濟迴圈正在發生。雖然這次全球性經濟衰退不及1929-1933年大蕭條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破壞那樣慘烈,事實上卻是自上次大危機以來影響範圍最廣泛、最深遠的一次。
從這一點來考慮,重溫1929~1933年大危機後人類經濟思想界的一些大師對經濟波動和商業週期的理論反思,應該是很有必要的。
在那些有關經濟危機和商業週期理論的論述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恐怕當屬凱恩斯和弗裡德曼了,而奧地利學派的傳人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的商業週期理論,其實並未得到人們充分的重視。但是,不可否認,在理解目前這場全球經濟大衰退方面,熊彼特提出的經濟週期理論(Bussiness cycle)更為深邃,更具前瞻性,也更具啟發意義。
熊彼特認為,當經濟週期從景氣迴圈到谷底的同時,也是某些企業家被淘汰出局而另一些企業家必須要“創新”以求生存的時候。因此,每一次蕭條都包孕著新技術革新的可能。
相比較而言,凱恩斯的經濟週期學說更側重於政府積極干預經濟過程,從而取代市場經濟的自發執行和經濟週期的自然恢復。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旨在從理論上揭示現代市場經濟中非充分就業均衡的產生原因,而對現代市場經濟的週期性波動並未做透徹分析。
與凱恩斯不同,熊彼特的商業週期理論主要從技術創新的視角解釋了經濟波動和商業週期的發生。他認為,市場經濟本身具有繁榮和蕭條的週期性特徵,而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方法的變革在其中起著至高無上的作用。
在純理論模式中,熊彼特假定,企業家的創新是一個獨立的內生因素,是造成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呈現週期性波動的根本動因。在此之前,經濟體系處於靜態均衡。企業家為獲取超額利潤而不斷創新,進行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重新組合。
於是,當創新浪潮出現時,社會對銀行信用以及對生產資料的需求會擴大,從而引起經濟高漲。依照這一思路,企業家的成批出現是繁榮的唯一原因:企業家會競相推出新產品和新的生產方法,從而導致經濟繁榮。然而,新產品的出現和競爭加劇,也會使商品價格趨於下跌,企業的盈利機會減少。接著,銀行信用收縮。最後,經濟體系從繁榮轉入衰退,這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
根據上述商業週期的純理論推論,熊彼特又提出了商業週期“四階段論”的現真實模式,即在現代市場經濟執行中存在著“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熊彼特還歸納了前人關於商業週期的論述,提出了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中同時存在著三種商業週期的論點,分別為康德拉季耶夫週期、朱格拉週期和基欽週期,時間大致分別為60年、10年和40個月。
熊彼特的經濟週期理論,是充分吸收和借鑑前人(包括*)對現代市場經濟週期性繁榮現象的理論解釋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