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定要有一部分人是終身教授,他才有積極性和有壓力招來優秀的人,才能保證學校不斷地新陳代謝。但能否做到這一點,完全取決於合理的大學制度安排。
趙曉:也就是說,大學必須設計一種激勵相容的制度安排,使得在位者選人的激勵和學校的目標一致起來,才能保證達到大學的目標。但你已經提到了“學術自由”,也就是終身教職可避免教師不受政治影響的角度。學術自由的考慮也很重要吧。選優秀人才與保障優秀人才的學術自由這兩個在終身教職的制度設計中哪一個更重要?
張維迎:選人更重要。保證選上優秀的人才,保證選人的人不“武大郎開店”,這是最重要的。
趙曉:那保證學術自由呢?
張維迎:學術自由很重要。但是學術自由並非一般人理解的那麼簡單。中國大學過去都是鐵飯碗,甚至全社會特別是國有企業都是鐵飯碗,有學術自由嗎?很顯然沒有,甚至談不上有個人自由和言論自由。很顯然的一點,並非位置終身了就會有學術自由,學術自由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涉及的因素非常多。[但不要把現在講的“終身教職”與“鐵飯碗”等同,前者是給合格者的特權(privilege),後者是每個人的權利(rights)]。
對於一個大學或者任何一個創造知識的地方來說,學術自由都是非常重要的,偉大的思想無不來源於自由的探索。這個道理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大家就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