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條例(草案)》主體已完成,將把工資勞資雙方集體協商透過法律化確定下來,“剛性”推動工資集體協商。有關法律法規將明確規定除少數壟斷行業和企業外,企業有關工資福利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要透過工資集體協商決定。
要兼顧企業發展與勞動者薪酬,政策必須通盤考慮,不僅賦予勞動者博弈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在經濟轉型期善待企業,收縮政府財政在GDP中過大的比重,給予企業平等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不是採取目前經濟轉型、企業艱難之際採取割喉戰術,給予市場沉重打擊。事實上,隨著珠三角、長三角製造企業的破產,失業者會大批增加。發展經濟之後才能共享發展紅利,有關方面對此應有清醒認識。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通常出現在下述經濟階段: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產品過剩與通脹壓力共存,政府需要提振內需;從外向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過度;政府財政收入遠遠大於國民收入增幅,導致儲蓄、投資大於消費,造成經濟不平衡。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起飛幾乎都經歷過類似的國民收入培增計劃。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最大的缺憾在於,沒有類似的計劃使國民財富同步增長,反而使國民成為改革成本的長期承擔者,並因此留下內需不振、經濟失衡、社會矛盾激化等種種後遺症。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可以化解經濟體內的兩大痼疾:一是改變產能過剩;二是藏富於民。藏富於民可以自然消解巨大的外匯升值壓力,從行政市場走向民間市場。也只有制訂了這樣的規劃,有關部門才能回答,發展為了什麼這一根本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