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親熱地打著招呼。
席間,我借花獻佛地輪流向在座的鄉親們真誠地敬上一杯,酒未沾唇,心自醉了。隊長內疚似地說:“羔兒,那年月艱難,照顧不周,別往心裡去。”我心中一熱,啊!多麼淳樸、厚道的父老鄉親。望著那滿桌的飯菜,面對這位與我父親同年的老農,他的形象在我心中一下子竟高大起來。我由衷地說:“如往心裡去,我怎會第三次來呢?”鄉長當即站起身來,深有感觸地對我說:“就在你跑下河灘的那一瞬間,使我非常感動。看得出你對下鄉經歷和老隊長的感情之深。”
飯後,我與鄉長信步走在夜郎小街。那鋪面相連的商店及個體戶開辦的電視、錄影放映室,充分顯示了商品經濟的意識已無處不在,時代畢竟前進了。面對著修繕一新的夜郎小學,“叮噹”作響的各種手工作坊,以及橫跨兩岸的夜郎大橋等標誌現代文明進步的設施(當時尚未與公路聯通),又怎不令人倍覺欣慰呢?
自1976年以來,由於加強和重視農業科學技術,縣裡及鄉政府曾多次派人到海南省“天涯海角”的涯縣學習,培育出被夜郎人稱之為“神仙種”的優良稻種,糧食畝產逐年提高,傳統的本地油菜,已被長勢高大粗壯,顆粒飽滿的改良品種所取代。尤其是那100多條灌田渠道,20餘口水塘和三座水庫等水利設施,因有專人管理和維護,一切都顯得那麼井井有條。鄉長結論式地說:“夜郎要幹現代化,先學外地好辦法。” txt小說上傳分享
難忘的情懷 下鄉筆記(10)
如今故地重遊,感慨萬端,萬千思緒,頓上心頭。是啊,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並不等於經濟的富足,政治的開明,以及社會的進步。固然,“妄自菲薄”不足矣取,但是,盲目地“夜郎自大”,以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更應摒棄。只有清醒地直面現實,承認差距,才能走出山外,放寬視野,與時俱進地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如今,夜郎人豪邁地以“夜郎志大不自大”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來展示著自己壯志凌雲的風姿。
這裡的山山水水,曾留有我們為理想而跋涉的青春足跡。儘管,此間也曾有過心靈被咬噬而痛苦的思想熬煎。至今,這種牢固的記憶,仍歷歷在目,積澱在腦海深處的皺褶裡而永遠定格。雖說“青山依舊在”,但跨越了30個春秋,卻又歷經滄桑而“幾度夕陽紅”。
舉目四眺,一抹夕陽正斜照在不遠處那早已殘破的太白墳上。驟然,一種“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悲壯從我心中掠過。流水易逝,歲月無情。然而,能經受得起歷史考驗,並在後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與口碑的,又該是何等的不容易?
李白原是被唐肅宗流放到夜郎的。面對當時被人們普遍視為畏途的蠻荒之地,他曾憂慮地嘆息:“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並在給好友王昌齡的寄語中,流露出“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不盡牽掛與難言的憂愁(王昌齡,字龍標)。儘管,他在過三峽時遇朝廷大赦,因抑制不住內心的欣喜,欣然寫下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那膾炙人口的詩句,以及從他那“天地再新法今寬,夜郎遷客帶霜寒”的詩句中可知,其本人並未真正到過夜郎。然而,出於對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景仰,夜郎人對他卻寄予了無限的思念,因此,才會有後人為他樹碑、造亭、築墓之舉。所以,該地區眾多的古遺蹟,不論因景仰而附會或流傳,竟都能因此而有幸地與“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詩仙”結緣,使得“青蓮行吟留遺韻,古縣猶見太白魂”而聞名遐邇(李白,號青蓮居士)。
在當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太白站,修築的太白亭、挖掘的太白泉,建造的太白橋,以及被省外命名的太白山、太白湖、太白區等。足見,敢於不畏強權,剛正不阿而針砭時弊,熱愛和關心百姓疾苦的詩人,縱使離世久遠,人民對他仍是不會忘懷的。
撫今憶昔,浮想聯翩。我的心中頓時翻卷著一股從未有過的感情潮水,它涓涓而來,汩汩而去,輕輕而又沉重地拍打著我那顆遊子般的心……
難解的知青情結
……寫在“上山下鄉”運動三十週年之際
用“少年不識愁滋味”和“初生牛犢不畏虎”,來形容“老三屆”知青們在“上山下鄉”運動中“插隊落戶”時的真實心態,想來是十分形象而恰如其分的。因為,那年我們大多才十七八歲,時值風華正茂而血氣方剛。
不可否認,知青生活是冗長而又落寞的。因精神文化與物質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