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肫笠蕩⑿鉅謊��⑿鈐黽擁耐�庇衷黽恿送蹲剩�貧��宕⑿詈屯蹲仕�繳�摺�
雙管齊下推動農村消費增長(2)
居民儲蓄很高是可以這樣來解釋的,一是中國快速經濟增長,使居民的收入增加。另外是亞洲的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勤儉文化,儲蓄是傳統習慣行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對將來的不確定性的預期,就是所謂的風險意識。退休、教育的壓力、基本醫療衛生體系的不完善,使人們特別注意防範風險產生謹慎的心理,居民儲蓄意願加強。還有資本市場不發達,沒有投資的機會,這也是人們把錢放在銀行的原因。這樣居民儲蓄又透過銀行進人各個領域參與投資。
總儲蓄的各個成份都在大幅度增加,同時帶來投資的增加。所以上面等式的右邊,“儲蓄…投資差異”整體地上升,等式左邊的“外貿差異”也跟著上升。這些不平衡都是與我們的高儲蓄、高投資和相對較低的國內消費有關係。
政府儲蓄的支出轉化貢獻
怎樣改變經濟中的不平衡狀態呢?透過上面的等式描述的各變數之間的經濟關係,以及變數之間的動態變化過程和原因的分析看到,實施更合理的政策,有針對性地降低等式右邊“儲蓄…投入差異”,可以達到經濟體系的整體均衡。
企業要加強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企業分紅制度,企業的公積金就會下來,投資也會下來。分紅了以後,企業儲蓄假定下降4%,根據世行的估算,一般來說,每兩個百分點的企業儲蓄的下降會使企業投資下降一個百分點。
政府應該把政府儲蓄轉化為公共財政的社會支出,這裡主要指加大農村的衛生、教育和社會基本保障體系的投入,而不是政府投資的增加。
政府儲蓄的轉化會達到兩個效果。一方面是政府儲蓄大幅度下降,世行報告認為如果5%的政府儲蓄全部實現這種轉化,可能會導致政府投資減少3%。另一方面,政府儲蓄下降是向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保障事業轉化,實際上這是老百姓將來風險的成本下降,會降低居民為了防範將來的風險謹慎儲蓄的比率。假如居民儲蓄,因為公共支出的強化,安全感增加,風險儲蓄下降兩個百分點,這樣透過政府加大公共支出的轉移支付向社會保障體系支出以後,就會有7%儲蓄的整體下降,其中政府儲蓄下降5%,居民儲蓄下降2%,以及3%的政府投資增量下降。
這樣等式右邊的“儲蓄…投資差異”會下降4%,改善經濟不平衡的效果非常明顯。
研究表明,當我國臺灣的醫療衛生體系建立以後,臺灣的居民儲蓄降低了9%…14%,這說明政府如果能夠把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衛生體系建立起來,對降低儲蓄增加消費的作用很大。
越南也有這樣的經驗。當越南的醫療保險體系建立以後,非常顯著地提升了消費在GDP中的貢獻。安全感增加使人們“敢於”減少儲蓄,增加消費支出,這一現象在低收入群體方面表現得非常明顯。
中國有8億農民,假如有一半以上的農民進城,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有一大部分會生活在農村。如果政府儲蓄的投入能夠逐漸完善農村各方面的社會保障安全網,減少農民的後顧之憂,對農民的基本消費的增加,進而推動消費水平整體上升有巨大潛在效應。
發展資本市場,提供投資的機會,吸引各方面的資金,居民儲蓄就會下降,銀行的個人儲蓄會大幅下降。
資本市場發展融資的機會也多了,有很多企業特別是間接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到資本市場去融資,吸引私人儲蓄向資本市場流動。根據世行報告,投資融資機會增加,可以降低居民和銀行個人儲蓄3%。而市場的發展,利率的市場化程度提高,利率提升會引起投資下降1。5%(與銀行依賴收入的經營模式轉化的程度有關)。資本市場的發展的綜合效應可能會使“儲蓄…投資差異”下降個百分點。
雙管齊下推動農村消費增長(3)
三方面的政策都達到“儲蓄…投資差異”縮小的效應了。其中企業分紅的政策縮小“儲蓄…投資差異”2個百分點;政府的支出建立保障體系的政策差異可以縮小4個百分點,發展資本市場可以縮小差異個百分點,等式右邊表現的不平衡大約縮小了。現在等式右邊的外貿的差異大約是GDP的6%。如果可以綜合實施這些政策,從中長期來說,基本可以平衡外貿差異,達到儲蓄水平完全轉化為投資和完全就業的理想局面。
我們觀察到,最大的政策效應是政府儲蓄轉化政策的作用。這項政策促進消費增長的思路,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