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陽的分支氏族。後來用作衛河地區的地名。昌若和曹圉兩個名字可能是芮城人後代向東遷徙的兩支氏族。兩支氏族融合進了商族。大商祖先進入古河道的大商人,前文已經說到有炎人,有契氏族。從商譜看,從契這一支進入古河道以後,先後有幾支氏族進入了古河道。冥,振,微即是其中有名字流傳下來的分支氏族。
契的記載見於史記。史記,殷本紀開頭的一段話說: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
這一段話是關於契氏族祖源的資料。殷本記後記說,資料來源於“書”和“詩”。書是尚書,詩是詩經。
契氏族來自太行山,說太行語,是古漢語的起源氏族,這一點很重要。契氏族用本氏族的語言直接傳說下來的名字,由文字記載下來,沒有方言間的傳遞。
殷契,考古證實,殷是商都,在今天的安陽,商的中心巫祠在這裡。秦漢時已經知道殷墟這個地名。因此史記稱歷史上的“商朝”為殷。殷契,大商的第一代(血統)。
“契”的母親叫作簡狄,簡狄的孃家是有娀氏(族),簡狄是帝嚳的“次妃”,那麼,帝嚳就是契的父親。這是怎樣的關係泥?
這一段話至少有兩個疑點,我們不妨討論一下。
1, 既然嚳是契的父親,又是高貴的“帝”,為什麼(族譜)說契是第一代而不說嚳是第一代?
2, 簡狄是“妃”,出身於有娀氏,可是,嚳是“帝”,是崇拜神。神怎麼能作人的父親呢?
古人大約也覺察到這段話的疑點,可是,傳說如此,尚書和詩經的記載如此:大商人的後代說,帝立子生商。於是,古人解釋說:契並不是嚳的親子。契是簡狄吃了烏鴉(玄鳥)蛋生了他。烏鴉怎麼能作人的父親呢?總之,契的父親找不到,是個謎。其實,契是一支氏族的名字,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名字。說契父是說契氏族的起源。
再看一看別個氏族的起源:
禹,無父母,生於石紐(一說禹父是鯀)。禹的兒子啟生於石人,也等於無父母。
稷,周的第一代。稷的母親叫做姜源(第一代為什麼不是姜源?可知稷是父系的第一代)。姜源也是帝嚳的“妃”,姜源卻是因為踩了一個大腳印有孕生下了稷。
上面亂七八糟的關係怎樣解釋?是胡說編造嗎?當然不是。當我們應用氏族學說,回到氏族時代的實際中,這其中的關係就清楚了。
周以後,有了姓氏,於是有了“生”的關係。在商和商以前,商祖先的時代沒有姓氏,只有氏族。商史是在周,春秋時代整理的,史記的作者根據戰國時的資料。到了周時,娀和狄被認為是北方的異族。周人不能理解殷的祖先為什麼是狄和娀,不能理解“姓氏(生)以外的社會關係”為狄增加了一個簡字,為娀增加了一個有字將娀加了個女旁,以示女性。
禹,商,周都是古中華的大氏族,歷史極其悠久,可以追溯到社會的早期。而語言的記錄和傳遞幾乎與社會一樣長。在社會的早期,沒有人名,只有分支始族的名,動物名,植物名,崇拜名和巫祠名。這些名字流傳了下來,就是始族起源的名字。契,狄,娀,嚳,禹,稷,就是這樣的名字。但是,古人沒有關於氏族的認識,不能知道中華起源。古人不能超越“神造人”的界限:契是大商人的第一代,而嚳則是一位神。周春秋時,“樸素的唯物論”思潮滌盪著神思想。嚳這位遠古時代的崇拜重新回到人間。古人賦予嚳有四妃的人格。古人用“嚳有四妃”為商,周起源重新作了解釋。嚳有四妃說在周春秋時很流行,以致司馬遷將它當作資料收集進史記。
說到這裡,事情已經清楚了。如果我們再深入的想一想,再問一問:古人怎麼會出這麼大的(神嚳造人的)誤解?古人當真相信不是父親的父親,不是妻子的妻子麼?這裡有一個語言變遷問題。原來古漢語時期的詞彙沒有今天漢語這麼豐富,這麼精密。在今天漢語,生,意生育,生長。妃,意妻子(皇妃,王妃)。但是,在古漢語不是這樣。生字有起源,出現一些意思。而妃字一定不是妻子。因為在嚳時代是母系制,嚳是一位神(崇拜),因此,一定沒有“妻”的關係,那麼,“妃”字一定是表達了別一種關係。別一種關係是怎樣的關係呢?讀者是聰明的,一定想像出來。
我們知道,始族的首領是母親,始族是女子世界。巫祠的巫是男子,巫祠是男子世界。眾多的母系始族由巫祠維繫著,這樣就形成了始族時代的婚姻關係。我們還知道,嚳是著名的巫祠崇拜。始族與巫祠的婚姻關係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