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噬。莫道也不知在林中穿行了多久,終於看到了倒在泥漿之中的那具瘋兒悽慘的屍體。
他長嘆一聲,抱起屍體便要離去。忽然有人拍拍他的肩頭,莫道一看,卻是個過路的和尚。那和尚似乎很老了,滿面溝壑也不知是皺紋還是傷疤,神情卻甚是慈祥超脫,像個得道之人。
老和尚合十道:“阿尼陀佛,道長比貧僧早來了一步。”
“借你佛門一語:佛渡有緣人。只不過緣分深淺罷了,何來遲早之分?”莫道伸出一隻手,輕輕彈去落在老和尚麻衣僧袍上的一片枯葉,一股勁風當即無故掀起,僧袍當下一陣亂拂,“啪啪”作響,肩頭上那片枯黃葉片,在莫道曲指一彈間,竟如疾箭,釘入身旁樹幹,入木三分。
是以故意賣弄了個高明。
老和尚依然不動,然面相卻顯露出苦色,那胖矮的身子,更像瞬間下沉了幾分,似乎在運氣強抵勁風猛力,臉色已然漲得通紅。
風勁一現即隱,老和尚才長出了口氣,問道:“道長欲要帶苦主何去?”
“自然渡其入正道。”
“何謂正道?”
“自是我道。”
“我佛慈悲,廣渡世人,莫道長何不讓貧僧渡苦主入輪迴?”
“難道神僧認為佛門方為正道,才有一度世人的資格?”
老和尚瞑目若思,沉默不語,不知是在暗中調息,還是已然無言以對。
莫道笑吟說道:“韓非曾說過,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若然要追溯道之始初,便有一例可表——世上無魔便無佛。昔日佛在菩提樹下證道初,天魔心生嗔恨心,派魔兵魔女威脅誘惑,佛不動心,以定力克服魔力,方才證得佛位。應當魔為本源,而佛亦因魔指引而入道,何為宗,何為分,不言而知。”
最後,莫道轉身就走,未出幾步,忽地略作一頓,頭也不回,仰天長笑道:“我本號莫道,欲入魔道,乃汝佛門老祖是也,哈哈……”
老和尚神態苦澀,負手而立,形如入定。他身後緊握著的兩隻拳頭,終於舒展開來,掌中卻沁出了溼漉漉的汗水。
第十章 收徒拜師
莫道收了百里川寒為徒,已近半年,四處浪跡,過得極其潦倒艱辛。然卻沒他說的傾盡所能,對川寒授業傳法。只是不論到了哪,絕對不忘帶上那口上千斤重的石缸。
石缸材質極其普通,是以尋常青石造成,周圓不止一抱,高三尺有餘,裡裡外外密密麻麻刻著教人眼花繚亂、既似梵文更像天書的字元,看去彷彿名匠鬼斧神工所塑造,又似渾然天成,出於大自然手筆。
石缸裡頭盡是些說不出名目的草藥、濃稠的汁液。莫道每天必將川寒摜入其中,扣上蓋子,還不忘壓上一塊如小山似的大石條。川寒少不免一天要被浸上兩三個時辰。
儘管川寒受仇恨所致,心性極其倔強,但畢竟也只有十三歲,像他這個年紀的其他少年一樣,頑劣、叛逆、跳動不安,每天同師傅頂嘴十數以上,怪其不肯傳授武藝任他報仇,卻還要將他百般折磨、心毒如蠍等等的抱怨個不停。
莫道性情也不算溫和,川寒鬧得太過火時,他會解下腰帶綁住他雙腳,倒掛了起來。川寒全身熱血湧上頭頂,蚊蟲便嚶嚶嗡嗡繞著他臉面亂舞不休。他心中惱恨欲狂,真恨不得跳下來與師傅惡鬥一場。
然而,任他惡罵不停,莫道皆是一副悠哉遊哉的模樣,只笑道:“小子,這就叫做‘弔民伐罪’,吊起你個小刁民,討伐你的罪,看你還敢胡言亂語,罵個不休?不過,今日道爺我心情好,你由頭到尾,一字不漏背誦一遍那道德經,我聽得順氣了,自然放你下來。如若不然,嘿嘿,你就餓著肚皮,在此蕩個一天一夜,倒也舒筋活絡。”
倒掛也就罷,川寒對此未有半分怯意,畢竟這些時日已經習慣了。但餓著肚子的感覺卻教他如何也無法忍受,一聽這話,當真如仙藥般靈驗,乖巧得很,往往暗罵了幾句,竟也一本正經地誦讀起那《道德經》來。
莫道也守信,聽得沒錯漏,便解開腰帶放了他下來。川寒得以重獲自由,通常一蹦三丈高,指著師傅“老光棍,沒婆娘要”地亂罵一氣。
然而莫道卻只是笑笑道:“道爺我本是出家之人,只求清心寡慾,要那婆娘作甚?還省點米飯哩。”但川寒罵的若是“牛鼻子,裝高道”這樣的話時,莫道也不管他事先拔腿飛奔出多遠,少不了追了上來,將他一頓好打。
師徒倆這半年來,流離轉徙,俱都擇地介闢遠而行,不近人煙,居多涉足於深山野林之中,只為找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