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來,便提著一瓶茅臺酒,走到展覽大廳最熱鬧的地方,故作不慎把酒摔在地上。酒瓶落地,濃香四溢,招來不少看客。人們被這茅臺酒的奇香給吸引住了……從此,那些只飲什麼“香檳”、“白蘭地”的外國人,才知道中國茅臺酒的魅力。這一摔,茅臺酒出了名,被評為世界名酒之一,還得了獎。這個例子就說明了在公關“造勢”中必須有質量做後盾。
也有的為了形成公關“造勢”採用了先樹立公司形象的方法。
艾科卡是美國企業界有名的談判家。而克賴斯勒汽車公司是美國汽車行業的“三駕馬車”之一,擁有近七十億美元的資產,是美國的第十大製造企業。但自進入七十年代以來,該公司卻屢遭厄運,在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八年的九年內,竟有四年虧損,其中一九七八年虧損額達二?○四億美元。此時,艾科卡臨危受命,出任克賴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為了維持公司最低限度的生產活動,艾科卡請求政府給予緊急經濟援助,提供貸款擔保。
但這一請求引起了美國社會的軒然大波,社會輿論幾乎眾口一辭:克賴斯勒趕快倒閉吧!按照企業自由競爭原則,政府決不應該給予經濟援助。最使艾科卡感到頭痛的是國會為此而舉行的聽證會,猶如接受審判一樣讓人感到難受。
委員會成員坐在半圓形高出地面八英尺的會議桌旁俯視證人,而證人必須仰首看詢問者。參議員、銀行業務委員會主席威廉?普洛斯質問道:“如果保證貸款提案獲得透過的話,那麼政府對克賴斯勒將介入更深,這對你長久以來鼓吹得十分動人的主張(自由企業的競爭)來說,不是自相矛盾嗎?”
“你說得一點沒錯”,艾科卡回答道:“我這一輩子一直都是自由企業的擁護者,我是極不情願到這裡來的。但我們目前的處境進退維谷,除非我們能取得聯邦政府的某種保證貸款,否則,我根本沒辦法拯救克賴斯勒。”艾科卡意味深長地說:“我這不是在說謊,其實在坐的參議員們都比我清楚,克賴斯勒的貸款請求並非首開先例。事實上,你們的賬冊上目前已有四○九○億美元保證金貸款,因此務必請你們通融一下,不要到此為止,請你們也全力為克賴斯勒爭取四千一百萬美元的貸款,因為克賴斯勒乃是美國的第十大公司,它關係到六十萬人的工作機會。”
隨後,艾科卡又指出,目前美國的汽車市場正被日本乘虛而人,如果克賴斯勒倒閉了,它的幾十萬員工就會成為日本的僱工,根據財政部的調查材料,如果克賴斯勒倒閉的話,國家在第一年裡就得為所有失業人員花費二十七億美元的保險金和福利金。所以他向國會議員們說:“各位眼前有個選擇,你們願意現在就付出二十七億呢?還是將它一部分做保證貸款,日後並可全數收回?”
艾科卡的這一番話,可謂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國會議員們無言以對最終一致同意,給予克賴斯勒公司經濟援助。
在公關攻心中還有一條不可不用,那便是施加輿論壓力,使對方“人云亦云”。
要說服像“白紙”一樣毫無主見的人,可以事先說:“大家的意見都是這樣……”推銷員最習慣對人說的就是“大家都買了這個東西”,或“隔壁和對面的太太都各買一打”,這就是巧妙地運用了“同調行動”心理。事實上,“大家”是否真的都買了,用眼睛是無法確定的,但是隻要講“大家”就可以打動人們脆弱的心,促使他們採取“同調行動”。用這句話,往往能騙取像白紙般毫無主見的人。這種“同調行動”心理不僅在集聚人群時起作用,有時在一個集體意見一致時,它也會對個別起作用。從許許多多的實驗結果中可以確定,要讓那些沒有主見,如同一張白紙的對手贊成自己的意見,就可以利用這種“同調行動”心理來作為戰術。有許多公司,將這種技巧運用在各種銷售戰略上。
一家賣冰淇淋的連鎖店,在分店開張時,僱用一大群工讀生,讓他們圍在店門前吸引顧客。此戰略果然奏效,引來了一大批顧客。而新力電氣公司在向年輕人推銷隨身聽時,就先讓工讀生隨時隨地攜帶著隨身聽,並表現出一副自得其樂,很陶醉的樣子。在這故意製造出的景象下,其結果必然是隨身聽大流行,他們利用這種心理戰術而促銷的方式非常成功。
施加輿論壓力,使對方“人云亦云”這樣製造輿論壓力的同時,必要時還得虛張聲勢。一些新產品問世之初,往往不為人們所識,商店也不願意經銷這些產品,因為商店對新產品的社會需求量沒有把握,對它的質量也缺乏信任。於是“發明”了虛張聲勢的招術。
東京荒山川區住著一位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