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滅了梁朝,建立了後唐。
一般來說,有才幹的人,常常在無形之中消除種種反對意見,然而,一旦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他們首先是傾聽對方訴說,並且向對方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及尊重他們的意見。然後再陳述解決的辦法及自己的看法。
哈蒙曾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礦產工程師。他一生有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他從著名的耶魯大學畢業後,又在德國佛來堡攻讀了三年。畢業回國後尋找職業的軼事,便是“讓對方小獲勝利”的典型例子。
他找美國西部礦業主哈司託。哈司託是個脾氣執拗,注意實驗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質彬彬的專講理論的礦務工程技術人員。
當哈蒙向哈司託求職時,哈司託說:“我不喜歡你的理由就因為你在佛來堡作過研究,你的大腦裡我想一定裝滿了一大堆傻子一樣的理論。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於是,哈蒙假裝膽怯,對哈司託說:“如果你不告訴我的父親,我將告訴你一句實話。”哈司託立刻表示他可以守約。
哈蒙便說到:“其實在佛來堡時,我一點學問都沒有學回來,我盡顧著實地工作,多掙點錢,多積累點實際經驗罷了。”
哈司託立刻哈哈大笑,連忙說:“好!這很好!我就需要你這樣的人,那麼,你明天就來上班吧!”
在有些情況下,別人所爭論不休的論點對自己來講反而不那麼重要。比如,哈蒙從哈司託口中得來的偏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去斤斤計較,而是尊重他的意見,維護他的“自尊心”而已。
美國著名的顧問尼一韋是賀華勃及羅克法芮等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所常常向他諮詢或作決策的人,他曾經很妥善地幫助他們解決了一個個非常難處理的事件。
當時,尼一韋在英國想請著名的阿絲狄夫人給剛在紐約動工的阿斯托尼亞大飯店舉行奠基典禮。
“不行,”阿絲狄夫人說:“此事恕我不能遵命,你們之所以需要我,只是讓我為你們旅館做做廣告而已。”
而尼一韋的話的確使她大吃一驚。“夫人,的確如此,”尼一韋接著說,“然而,你也不會一無所獲的,你也可以藉此接近廣大群眾。因為,這個典禮將由廣播電視向全國轉播。”
後來他又向她宣告,他們並不希望她發表什麼演說,只是要她到場露一下面就行了,並且反覆強調了此舉的意義。最後阿絲狄夫人便應允下來,答應出席他們的奠基典禮。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尼一韋能使阿絲狄夫人答應的真正原因,是在於一開始他就使夫人感到了自己出奇不意的讓步。
阿絲狄夫人說“他們需要我做廣告,這是我不願意的。”然而,他卻坦白地承認這一點。在這一點上他表示出了讓步。接下來尼一韋迎合了阿絲狄夫人的心理去勸說,結果他終於取勝了。
英國曾有位著名的首相,名字叫勞可?喬治,他在這方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稱之為:“圓融的勸誘術”。一個喬治的研究者對此作了如下解釋:“喬治常常是在別人以為他已經失敗了的時候獲得勝利的。他懂得什麼時候應當犧牲一點而最終取得全域性的勝利。”
有些不明智的領導者,一遇評先進、選勞模的事兒,務必挺身而出,唯恐落人之後。殊不知,這會越來越加劇下屬對自己的嫉妒,導致自己“後院起火”的惡果。
早在先秦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就主張:“不敢為天下先”,意思是不要同下屬爭名逐利,凡事搶先。他認為同下屬爭名利,必然失去下屬的支援,失去自己的地位,“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現代的人們,確實應該仔細玩味一下“不敢為天下先”的真諦,以減少彼此間的傷害。
第七章:抓住難於相處人的心
關鍵六十二:大度的氣量得人氣
《三國演義》中記述有周瑜與諸葛亮的故事:周瑜是東吳的都督,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他們為了抵抗曹操百萬大軍的南下,共商國計。周瑜見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籌,便妒中火燒,屢次加害;諸葛亮則處處從聯合抗曹的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與榮辱,從而保證了吳蜀的軍事聯盟,打敗了曹操百萬大軍,為自己的事業奠定了興旺發達的基礎。
一個人怎樣才能有氣量呢?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人力當然就包含著氣量。諸葛亮之所以能對周瑜的嫉妒和迫害毫不計較,是因為他目光高遠,時刻想的是如何聯合東吳打敗曹操,保衛國家。所以,他能從個人的恩怨中解脫出來,重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