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一種協作關係,就個人利益而言是一種競爭關係。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像手心手背一樣,是同一體中的兩個方面。同事坐在一起時可以談天說地、歡聲笑語,可往往就在這親密、融洽的關係中藏著密佈的陰霾。尤其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同事,當個人利益受到傷害時,就會變成笑裡藏刀的對手。
“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對手”。這被奉為同事關係的真經,讓同事們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一個和尚擔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雖然傳了一代又一代,但我們仍沒有從可怕的內耗中走出來。
而在現代社會里,協作關係越來越密切,失去同事們的合作,一葉孤舟是難以遠航的。
有的人不能與同事友好相處,實際上這並非他們有意而為之。這是因為他們較少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其他同事是否有影響,很少考慮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不論在家庭中還是在單位上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與同事和平共處,有意無意中常常對同事使性子、拉臉子,甚至出言不遜,不懂得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平等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一個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離開他人而獨立生存,結果把人際關係搞得十分緊張,以至不歡而散,時間長了,同事們對他避而遠之,他自己也就成了真正不受歡迎的孤家寡人。不願意也不能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人,是極其利己的佔便宜者,他不能為別人提供任何幫助,自然會遭排擠;而樂於助人者會很快被大家接納。與同事交往不是變戲法或耍心眼,只要你無私地善待別人,大多時候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你。尤其是現代的交際網路,那是平等主義的天下。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建立良好同事關係當成一種生活中的追求,把維護良好同事關係當成一種責任,把平等作為一種義務,在與同事交往時自覺注意自己的言行,求大同存小異,充分尊重別人的興趣和愛好,容得下別人的一些細枝末節,對同事不求全責備,我們就能與不同性格的同事平等相待。
有位哲人說,世上有三種人:一種人離生活太近,不免陷入利害衝突;一種人離生活太遠,往往又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還有一種人與生活保持一種恰當的距離,這種人就是豁達的人。追求生活而不苛求,寬容大度而不自私狹隘。只有這樣,才能夠與同事保持融洽的關係。
同事間的交往,是僅次於家庭成員的交往和接觸的。可以說除家庭之外,在我們社會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同事關係了。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單位這個大集體中創造出和諧友好的同事關係,因為同事間的關係是一種互相依存、通力合作的工作關係。因此,與同事和平共處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謙遜是金,不要炫耀自己的過去
初涉新單位,總想讓同事儘快瞭解和熟悉自己,以期引起同事的注意,這是女性與同事交際中的普遍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一些人常常在不經意問談論自己“從前如何如何”。這是一種適得其反的做法,即使你曾有過十分非凡的過去,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同事們立刻就會產生反感,認為你是在吹噓、炫耀自己。
有一位在企業從事統計工作的女性,調到某機關的第一天,就與陌生的同事大談自己的過去,並無意間冒出一句“像我這類人在企業都屬於上上人”。結果,同事大為反感:你是上上人,還調到我們這裡幹什麼?於是群起而攻之,不出三個月,此女便被排擠出局。
正確的做法是:謹言慎行,泛泛地瞭解同事的簡歷,適時求教,較多地瞭解工作程式。至於自己,可在以後的交往中讓同事逐步瞭解。這樣,則會給新單位的同事留下一個沉穩謙遜的第一印象。
二、敬而遠之,不要頻繁接觸上司
上司是每個職員工作的領導者和考核者,掌握著支配我們利益獲取和事業成敗的“生殺大權”。因此,許多人都在絞盡腦汁討好和巴結自己的上司。
作為初到新單位的女性,切不可隨波逐流,步入這一誤區。其原因有三:一是其它同事與上司頻頻接觸或逢迎拍馬,大家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而你則往往受到注視,引起同事們的嫉妒和反感。二是你初來乍到,對上司的品行、學識、習性不甚瞭解,頻繁接觸上司會出現種種尷尬,即使你是博取上司歡心的高手,在此時亦會捉襟見肘,弄巧成拙。一旦引起上司的反感,其結局則可想而知。三是頻繁接觸上司還會引起同事的猜疑,尤其如果你是女性的話,則認為你與上司有某種特殊關係,如果鬧得蜚短流長,那才是“出師未捷名先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