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仔細的問著李家的情況,聽媒婆把李家一頓誇,她才應了話,說要考慮下,再派人打聽一下。
媒婆也知道都有這樣的過程,也不心急,又說了不少的好話,才告辭而去。
這訊息被趙春蘭得知後羞紅了臉,跑進了自己的屋內,連屋子都不敢出了。
她覺得心砰砰亂跳,像要跳出腔子一般,可她的心裡卻有些喜悅,眼神也越發明亮起來,知道自己並不是單方面的心意,她覺得心裡很快活。
看閨女這樣,秦氏哪裡還有不明白的,知道這門親事對了閨女的心思,她也覺得欣慰。
趙氏也替妹妹高興,可心裡卻有絲苦澀,若是原來家裡的日子也過的這麼好就好了,那樣娘就不會逼著自己嫁到花家,自己就不會死了男人,弄到今日這樣,可惜……
趙氏心裡只有嘆息。
芸娘也替小姨高興,心裡想著這樣幾次走下來,差不多就過年了,過完了年再議幾次,估摸到了五月,小姨差不多就要嫁人了。
想到嫁人,芸娘心裡又有些不捨,她很喜歡這個實在爽快沒有壞心思的小姨,可惜身為女子早晚都得嫁人。
只是讓芸娘沒有想到的是,李家和趙家才剛被媒婆走了兩次,莊子裡竟然有了閒話傳出。
而這閒話倒不是說李二牛和趙春蘭私相授受的,反倒是提起了趙氏。
說趙氏雖然死了男人,但還年輕,不該這樣守活寡,她還住在孃家,哪有這大姐還在家裡,就急著嫁妹子的,要嫁也應該先給趙氏趙個好人家嫁了,再說趙春蘭。
這話傳的有些奇怪,不都說孃親剋夫嗎?怎麼又提起嫁人的事,還沒等芸娘想明白,又有了新傳言傳出。
說趙家之所以留了閨女在家裡長住不給她另找一家,是因為趙家要霸佔芸娘灶上的手藝,看芸娘小,不明白,就想著把芸娘留在趙家,好替趙家賺銀子,說鋪子賺的銀子,秦氏也留著只給趙春生娶媳婦,給趙春蘭準備嫁妝,供栓子唸書,只沒打算在趙氏和芸娘身上。
還說要不是因為芸娘有這樣的手藝,趙家早就把她們母女趕出來了。因為趙家並沒有真的把芸娘和趙氏當成趙家人。
這些的傳言讓芸孃的心微沉,她有些奇怪,為何會起這樣的傳言,難道是她們得罪人了?可這傳話的人是誰呢?他又是何居心?是想分散趙家的人?可這話聽著像是為自己還有孃親抱打不平,若細想又覺得是在挑撥她們母女和趙家的關係,他的目的是為了趙家不和嗎?
而趙家的氣氛也有些低迷,不少人幫著趙家辯解,說趙家人忠厚,不是那樣的人。
接著就傳出,說趙家要是沒這樣的心思,那就應該給趙氏找個人家嫁了,而不是急著嫁趙春蘭,這樣才能顯得趙家不是為了芸孃的手藝,不是貪圖銀錢之人。
這主意到底打的是自己還是孃親呢?
芸娘覺得心內千頭萬緒的,像有什麼在腦海閃現,可還沒等她想明白,那念頭就消失了。
芸娘總覺得這裡面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環,若是這一環不閃現,讓她一直在雲霧之中,無法明白。
眼看就要過年了,可這樣的傳言,就像一座大山壓在了趙家人心裡,讓趙家人心裡充滿陰靄,連年貨都沒心思買。哪裡還有昔日歡快的氣氛。
就連仙草粉都拿了回來,芸娘都懨懨的,沒有心情去做。
陳致遠打聽了一番,明白了芸孃的心思,慢慢的去查了起來。
可莊子裡都是些婦道人家在傳,今個她說是從張嬸子那裡聽說的,明個她又說是從陳大娘那裡聽到的,查來查去,頭緒也不大。
相反年關近了,陳家事也多,陳致遠也忙個不開開交,事就進行的很慢。(未完待續。。)
ps: 回家來電腦開啟不了,還以為壞了呢,嚇死我了,結果讓老公給修了下,好了,嘻嘻。
170章 年糕宴
莊子上的流言越傳越多,越傳越烈,就像那烈火烹油一般,不但沒有下去,反而不住的蔓延著。
可再如何日子該過還是得過。
日子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五,鋪子歇業了,芸娘給王大娘和巧花嬸子結了工錢,一人又送了五斤肉和兩斤的糕點,又多給了五十文錢,讓二人回家過年,言說來年的正月初十,鋪子開業,讓她們到時再來。
二人歡喜的謝過,有這些能過個肥年了,對於趙家,對於芸娘,她們是感激的。
趙家人心裡雖然不舒服,可需要買的也都買齊了,接著就收拾起了衛生,該洗的洗,該